七一社区        注册

西安晚报:“井下人生”需要怎样的关注

邓海建

2013年12月09日09:14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井下人生”需要怎样的关注

北京“井底人”王秀青近日生活受到媒体的关注,多家单位愿提供工作机会,但王秀青没有答应,他称不想给人添麻烦。王秀青11岁的小儿子说,“平常上下学走在路上,看到井盖时,就会想起来,我爸就是在那底下住着的。”(12月8日《新京报》)

在城市,这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一群人。蒸汽井、热力井、废弃井……弹丸之地,五味人生。因为“井下住人20年”的新闻迅速蹿红网络,记者与民众一波又一波地涌到这里,翻看一口又一口空井,举着“长枪短炮”、强光手电,追寻他们的“蛛丝马迹”。也因为媒体与公众的介入,据说北京多处住人地下井已经被封死。

生活不是偶像剧,父母不都是《爸爸去哪儿》里的光鲜可人。住在井下,当然是不雅的,甚至是高风险的。譬如前几日,郑州市紫荆山路与顺河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处热力管道发生爆裂,水柱及蒸汽烟雾喷出几十米高,现场如灾难大片。城市管网错综复杂,地下不见得就安如泰山。“井下人生”,终非常态。

于是,解读“井下人生”的维度有很多,譬如对社会救济的欲求、譬如对家庭关爱的鼓呼、譬如对城市管理的思考、譬如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但跳脱这些传统的思维理性,其实我们还可以从这个层面,去思考尊严之外的救赎:如果我们的关爱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如果所谓的救助只是把他们从井底驱赶而出,还不如踏踏实实做点看起来不那么一步到位的事情。有时候,宽容也是最好的尊严。

这是谁也无法规避的现实: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称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36亿,每六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31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年漂”现象,其中63%的人表示“老年漂”常见。“井下人生”固然不光彩,媲美不了给城市加分的高楼入云,而这一轮的曝光与整治,固然能解救得了一部分、驱赶得了一部分,但对于回不了家、又进不了城的更多流动老人而言,任何一个犄角旮旯,都可能继续成为他们寻常日子的布景。北京、伦敦或者纽约,哪个城市没有他们的影子呢?

面子上的“禁绝”,不过是一时好颜色,终究还是会有脂粉散去的时候。尊严或者幸福,就像公平与正义,无法绝对化、更无法一步登天。关注“井下人生”,一方面,民间慈善固然可以雪中送炭,另一方面,更得仰仗保障制度与救济制度及时出手。拉一把、送半程,哪怕不是那么完美,哪怕还有一些缺憾,总比推之门外、视而不见更温暖人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