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骁文
纵观人类历史,几乎所有令人称道的改革,都是对制度结构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都是在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推进的。不涉及具体利益的“改革”,只能说是改而不革、隔靴搔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这份涵盖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的重大改革方案,为什么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因为《决定》满足了人们对改革的殷切期待,切中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点。
关心经济发展和自己钱袋的人们,看到的是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好的制度环境,憧憬的是这些改革措施将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润。
关心民主法治建设的人们,看到的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憧憬的是一个制度更加健全、吏治更加清明的中国。
关心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人们,看到的是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憧憬的是一个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社会。
关心农村发展的人们,看到的是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想生二胎的年轻人,对启动“单独”二胎政策欢欣鼓舞……
这些重大举措,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项都是牵涉面广且影响深远的浩大工程,每一项都涉及复杂而深刻的利益关系调整。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决定》中看到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了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的信心。
但是,“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改革不是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无人受损的“帕累托改进”。我们的改革会积极稳妥,但不会皆大欢喜。虽然《决定》兼顾了现实和可能、当前和长远、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关系,但有些人可能会发现,改革既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东西,也会使他们失去一些东西;对一部分人有利,对另一部分人可能不利。如果每个人只坚持接受对自己有利的改革,而拒绝承担改革的代价,则社会必将陷入内耗,改革也无法推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近年来一些国家的部分民众强烈拒绝对自己不利的改革,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就是非常惨痛的教训。跨不过“利益”这道坎,改革就可能陷入困境,国家发展就可能遭受挫折。
我们对改革要抱有三个坚信:坚信改革对整体有利,最终一定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信对长远有利,未来的道路一定是光明的;坚信改革对中国有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有了这三个坚信,就能最大程度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共识和正能量,跨过“利益”这道坎。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