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西安晚报:婴儿失踪案 “亲情撕裂”该如何弥合

佘宗明

2013年11月29日08:51   来源:西安晚报

原标题:婴儿失踪案:“亲情撕裂”该如何弥合

备受关注的“11·24上海松江婴儿失踪案”,目前已告破,嫌犯是孩子伯母雷某。经警方审讯,雷某交代了因家庭纠纷导致心理失衡,于24日9时许将婴儿杀害并藏匿于洗衣机中的犯罪事实。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9版)

4个月大的男婴,遭残忍分尸,被藏匿于洗衣机……多个细节拼贴出的“悲剧图案”,令人耳不忍闻。而随着案件侦破,真相愈发让人吃惊:作案者竟系孩子伯母,犯罪动机则是源于琐碎的家庭纠纷。

亲眷挟恨行凶,令人脊背发冷。护犊怜幼之心,是人之天性,更遑论是亲人,可雷某却对侄儿痛下毒手,个中的伦理崩圮、亲情撕裂,无疑到了扭曲境地。

众所周知,在国人情感排序中,亲情分量向来很重。孔子曾勾画出和睦的亲朋关系图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百福咸臻”。而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中国人际关系“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照与自己距离的远近划分亲疏”,亲邻往往是最亲密的关系圈。

按理说,亲人间纵有纠纷,也会在亲情润滑下消融,在归依感中淡化。可为何亲人相残,以至于拿小孩出气的悲剧,仍屡屡上演?

从8月的山西男童被挖眼案,到而今的松江婴儿遇害案,伯母都成嫌犯,细微纠纷都成了引线,这看似偶然,却不啻为亲属关系异化在现实中的投影。

在此案中,雷某的杀婴行径,或跟其心理弹性狭小有关。据了解,她平日沉默寡言,而惯于沉默,也意味着,其心中积压的郁结缺乏排解出口,一旦到了某个节点,在情绪内驱力、外在诱因的作用下,难免会骤然爆发。而“抽刃向更弱者”,或许是其宣泄路径。

但毋庸讳言,亲情撕裂,也是这类伦理悲剧的诱致因素。应看到,在时下,亲人之间关系紧张的现象,极为普遍:婆媳矛盾,妯娌内战等,尤为常见;而父子反目,兄弟相残等,也时有发生。

亲人间起冲突,本很正常:因交往频次高,起摩擦的概率自然也高。更何况,血缘关系、亲情纽带,对人们而言,常意味着有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也易被亲人假想为牢不可破的壁垒,在这壁垒里,可随意性宣泄。但实质上,矛盾因子也会随之堆积。

在松江婴儿遇害案中,雷某作案,疑因结婚礼金和“抱孙子”等家事纷争,故耿耿于怀,以至于心理失衡。而她拿婴儿“开刀”,也属于心理学上的“转向攻击”,将妯娌失和带来的郁愤,发泄到无辜孩子身上。

而男童被挖眼案,某种程度上,缘由也如出一辙:有分析称,男童伯母下毒手,或因赡养矛盾。虽说这说法未被正视,可它投射的凛冽现实——家庭矛盾多发,却不容否认。

当家庭琐事上的利益纷争,动辄瓦解亲情,殃及孩子,它指向的,是亲属关系的“利益化”。而亲情容易断链,也亟须社会性的“粘合剂”:比如说,针对赡养矛盾的多发,社会保障真空的填补,当加快步伐;而对潜存的各种隐患,也有必要摒弃“家事不可干预”的呆板认知,构筑积极型的社区调解、适度干预机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亲情撕裂,是以“互伤格局”为代价的。它若失控,极易带来严重恶果。基于此,在亲情易于疏离的当下,如何从社会关系涵养、亲情伦理重塑着手,去营造良序的亲眷氛围,应是个亟待审思的伦理命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