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扩
昨天,本报刊发了题为《东阿三道卡,交警深夜收“黑钱”》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11月20日,聊城市纪委对此进行初步查处,东阿交警大队大队长杜风雷、分管副大队长赵仕锋停职,配合调查。聊城市纪委表示,进一步的调查正在进行,会在第一时间向媒体和社会通报。
在此次事件处理中,聊城市有关方面快速反应,处理问题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需要做的是,通过深入调查,找出涉事的公职人员,查摆管理中的漏洞,挖掘问题的症结,出台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事实上,类似的交警设卡收“黑钱”现象在其他地方也出现过,相关的报道也有不少。在类似的事件中,一旦问题被曝光,相关部门的处理不可谓不快,惩罚不可谓不重,但“按下葫芦起来瓢”,没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执法者的滥权行为。
就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听到了一种说法:谁谁谁被曝光了,谁让他倒霉呢?甚至一些执法者,也把曝光的交警看成是“走霉运”。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不会对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更谈不上做些实质性的改变,避过“风头”之后,同样的问题很可能再次发生。
最难以根治的是思想上的病症。在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建设法治中国”首次写入党的文献,将法治提到如此的高度并非毫无缘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仍旧比较严重,甚至存在于一些执法者中。如何让执法者成为守法的模范,值得人们深思。
在此次事件中,东阿交警大队的相关领导已经被停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接下来的调查。人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更深入的调查,包括对执法权的监督存在哪些问题,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存在什么漏洞,都能调查清楚。
而在此基础上,当地交警部门也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出台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把执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唯有这样,才算是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也给过往的货车司机吃下定心丸。(作者为本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
更多评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