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日前联合发布《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绿皮书建议,为了控制雾霾,应当实施“区域联防联控”。
“区域联防联控”这词不新颖,早在2005年,为保障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能过关,环保系统的“智囊团”们,就提出了“区域联防联控”的概念,并且在京津冀区域得到了强制实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在“长三角”搞过区域联防联控。2011年广州亚运会,仍旧是在珠三角推进“区域联防联控”。
如果说前几次的区域联防联控,多少还带着政治压力,那现在的常态化治理中,考验区域联防联控的,则是各地以空气污染治理推进经济优化和社会转型的能力。
为了响应“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死磕华北区域的空气污染,河北下决心要在未来几年内压缩6000万吨的钢铁;而北京,则要把所有的煤拒之门外,全靠天然气、煤制气等来过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进化、“气化”为一座无煤城市。
压缩钢铁,减少新建燃煤电厂,相信有益于治污。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欲望”朝哪里转型?经济转型所需要的成本、技术、创意等匹配要素,又从哪里产生、集聚和获取?
近年来,之所以空气治污联防联控效果不佳,关键还是卡在这里,也就是河北压缩了工业之后,经济如何发展,就业如何解决等问题,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这其实需要统一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规划,一方面严格限制污染产业,一方面则鼓励绿色、创意等产业的发展等。就拿京津冀来说,三地不妨按照责任分担共同出资设立一个产业基金,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无污染企业的发展,帮助那些关停了污染企业的地方转型。
当然,治理空气污染,也不仅仅为了北京,也符合当地民众的利益。所以,当地也应该通过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力争吸引更多优秀高质量的企业落户。
□冯永锋(公益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