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海南日报:让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王勇

2013年11月05日15:26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让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三亚的民生账本一年比一年厚,民生项目财政支出从2008年的8.5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49亿元,年均增长63.1%;民生项目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的29.6%提升到了2012年的59.3%。

一年更比一年厚的民生账本,一年更比一年多的财政占比,让人们感受到了阵阵暖意。厚厚的民生账本,洋溢着浓浓的民生关怀。从8.5亿元到49亿元,从29.6%到59.3%,数据不断攀升的背后全部是充满民生温情的公共服务实事,物价补贴、保障性住房、工资水平提高等一笔笔民生支出无不涉及到公众的切身利益。

不断加厚的民生账本,折射着执政理念、财政理念的嬗变。作为全国著名旅游城市,三亚近年来乘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三亚并没有一味追求“GDP至上”,而是坚持让“民生优先”,努力做到让三亚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8年、2011年,三亚短时间内两次“改版”重点民生项目发展规划,说明了三亚不仅将民生问题当做最重要、最紧迫的事在做,而且是系统地、有效地、持续地做。

在三亚曾经有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三亚北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满意度反而高于南部相对发达地区。为什么会这样?权威解释是:因为坚持“民生优先”,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对政府的各种帮扶投入、惠民政策体会更直接,也更深刻。

三亚的民生账本之所以具有样本意义,除了厚实、民生关怀的触角伸得远,还在于其引入监督机制,对民生投入跟踪问效。在三亚,各区镇和相关部门实施民生规划项目的工作情况及效果被作为年度考核主要内容;市委、市政府根据民生规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察约谈,定期通报和问责;建立奖罚并重的责任追究制度,民生规划项目绩效考评的结果作为考量依据,用于以后年度的预算资金安排。三亚通过制度创新,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光鲜、漂亮的“民生账本”,动辄多少亿投入民生、建设了多少个民生工程,但最终只是沦为政绩“成绩单”、“面子工程”,这让“重视民生”成为轻飘飘的口号,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

民生连着老百姓的锅碗瓢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挤干民生账单里的“水份”,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真正认可。民生其实也是一本“考人”的“账”,考察着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如果只是忽悠、应付,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终只会得到一本“怨声载道”的“糊涂账”,而不是“人心所向”的“民生账”。

注满“水份”的民生账本往往缘于对“民生”的偏见。其实,民生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地受与施的关系。解决民生问题,归根到底要依靠发展;但改善民生,也能创造出更多的需求,营造出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促进发展。

海南用“小财政”撑起“大民生”,让很多群众的生活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还有一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各市县各部门不妨以三亚为镜子照照自己的民生账本,来个“比学赶帮超”,把海南的民生事业做得更实,让老百姓更大程度的享受海南发展成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