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城一市,大到一省一国,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是否健康高效、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是保证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区经济运行中的问题,虽然有国内经济下行、区外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还是主导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造成的。当前,只有既立足当下,保持合理增速,又着眼未来,推动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调结构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今年前三季度,我区经济增长9%左右,低于以前两位数的增长,这恰恰是我区落实中央精神、主动调结构的结果。我区正在经历调结构引发的阵痛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经济爬坡过坎、提质增效的必经之路,度过这种阵痛,可以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铺平道路,换来更快、更高水平的发展。
我区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依然突出,调结构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力气更多地放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上来,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努力实现稳中提质、稳中求好。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就要找准方向,调准调优。充分利用经济下行形成的倒逼机制,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把“五大基地”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中心任务,一方面加大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第一、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要埋头实干,注重实效。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总量增长了多少,更要关注调结构因素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和高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等,真正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要立足当前,放眼全局。调结构是一场攻坚战,绝非单一产业、单一领域或单一地区的单兵突进,而是一场涉及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协调作战。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协调配合,统筹兼顾,把调结构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政策和举措,全力打造内蒙古经济“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