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长江日报:考一个“北京户口”?

2013年10月17日13:13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考一个“北京户口”?

  

  日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教授文国玮在谈到城镇化时提出,要“防止城市农村化”,为此要构建一个科学的途径,比如说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以考虑进行考试审核。这个考试分为几项,包括文化程度的考试、法律知识的考试、工作能力的考核等等。来北京工作,也可以参照国际经验,要有“工作许可制度”,没有工作许可就是“非法打工”,就要处理。(《新京报》10月15日)

  所谓的“通过考试取得北京户口”,其实就是通过学历、稳定的工作等外在条件,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这和前几年某官员所说的“将低素质人员赶出北京”的论调几乎如出一辙。

  究竟什么是“居民素质”?难道它指向的仅仅是学历和工作能力,加上懂得一点法律常识?素质既包括个人能力等外在因素,也包括道德水平等无形的层面,而后者是无法通过考试检验出的。很简单的道理,一个写字楼的高级白领,就一定比一个普通的打工仔素质高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考试是一种“最不坏”的制度,但在特定情形下,考试却有可能成为一种“最坏”的制度。正如不是所有事情都该由“多数人”决定一样,也不是所有权利都必须通过考试来取得。譬如在自己的国家自由迁徙和居住的权利。如果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取得北京户口,那么最公平的做法就是,包括北京居民在内的所有人都参加考试,这显然很荒唐。

  “户口”之所以异化成为一种控制人口的“壁垒”,原因在于“户口”之上附着了太多的福利和特权,这其实是一种人为制造的不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进京”与其说是歧视,不如说是把原本就不公平的制度合理化。□ 吴龙贵(云南 媒体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