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最近,笔者听到一位领导这样表示:如果说批评人不注意方式方法是一个缺点的话,这个缺点我一辈子都不会改。其理由如下,闻过则喜是一种理想状态,多数人都不喜欢被亮丑、揭短。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批评人,很难让人当时就口服心服。既然如此,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只要批评的依据是客观的,就可以大胆地开展批评。
这个观点有点绝对化,但是对当前领导干部不敢大胆开展批评的现象是一个很好的反正。俗话说,批评使人进步。但这种批评一定要是一针见血的,甚至是让人当时下不了台的。如果一味讲究方式方法,追求和风细雨、春风化雨,就很可能导致批评意见被一些人强大的自我防御抵挡下来,造成“既然批评不疼不痒,就不怕批评”的恶性循环。
极言之,除了周总理那样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手之外,要想通过批评让干部有所触动、有所行动,就必须“不太注意方式方法”。这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很多时候就是那种尖锐的批评,才有刺痛感,才能让人真正反思。只要这种批评不是无中生有,不是人身攻击,被批评的一方最后总能在反思中接受批评,即使当时不能接受,事后也会接受;即使嘴上不服,心里也会点头。
应该说,“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是领导干部考察材料里面的一句套话。但这句套话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领导同志对干部的爱之深、责之切。任何人对于来自领导的批评,都要有一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谦虚态度,切不可在一些所谓的方式方法上较真、较劲。
“批评人不太注意方式方法”的说法常见,但实有必要客观审视,每一个领导都能大胆、负责地开展批评,每一个干部都能谦虚而坦诚地接受批评。只有这样,事业才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