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华西都市报:“精神病指标”算不算权力精神疾患?

李晓亮

2013年10月10日09:0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精神病指标”算不算权力精神疾患?

  有些事,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尽走极端。比如,常看到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伤人甚至杀人新闻,让人感叹精神卫生防治投入不足。“病多药少”,救治乏力。

  按说,如果救助资源供应到位,彻底开放,只会出现患者挤破门,医疗资源吃紧的情况,而不该出现医院打着灯笼,挨家挨户敲门“抢病患”的奇景。

  可河南郑州就出现了这种“怪相”:郑州向社区摊派精神病指标,要1千人中找出2个重症。根据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筛查本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真不好评价这种“没病找病”的政策制定者,平时都想些啥。作为公共职能部门,受雇于民,本该为民众服务。卫生部门就应防病治病,而非整日玩各种纸面上的考核游戏。

  以精神病指标为例,就可以想象现实尴尬。“我们社区没有那么多”,“这个病(智障方面),也不能算重性精神病,但为凑数,还是写上了。”这就是强制摊派的恶果:一方面绞尽脑汁,生拉硬拽地凑数,战战兢兢应付考评;另一方面,失实统计,既不利于精神卫生疾患统计和治疗,甚至还涉嫌侵犯隐私,伤害患者权利。

  更严重的是,这边厢忙着为完成纸面上的“指标”,甚至拉假病人充数,疲于奔命;那边厢,某些需要及时救助的真的精神疾患,却因公共卫生资源被这种无效走访而耗竭,延误了救治,酿成悲剧……那么这指标摊派法,到底是怎么堂而皇之地出笼的呢?

  郑州卫生部门受访时说,是根据原卫生部印发相关通知,再结合实际制订的。这就不得不再次慨叹,制订者的精力真的只用在各种“文件执法”上吗?

  而指标摊派让医疗资源浪费在“没病找病,没事找事”上,百害而无一利。真有病的,却可能投靠无门。入户调查时,“家属每次问,登记了能有啥救助?”工作人员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更无力承诺什么。”

  那这就纯粹是应付文件的无聊作秀。这算不算公职部门患上的某种敷衍差事、不干实事的权力“精神疾患”?谁都知道,少些糊弄的指标摊派,多些求真实干,精神卫生防治领域或才会有实质改观。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A14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