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
什么是谣言,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按照《辞海》的解释,所谓“谣”,是指没有根据的传闻或凭空捏造的话。就此而言,谣言应该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认识谣言,研究谣言,拒绝谣言,意义重大。古语说,“风起于青萍之末”。谣言绝不可等闲视之,如果任其发展,极有可能导致人心不稳、社会不安、国家动荡,长此以往,和谐社会和美好生活就无从谈起。
因为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人心惶惶。它具有混淆舆论的作用,能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进而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造成整个社会的内耗。
时下,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最近几年,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这些网上“毒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刻意制造、传播,不断污染社会环境,也引起整个社会的公愤。
治理谣言,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共同努力。谣言发生时,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用尽可能详实、清晰的事实证据,澄清迷惑,取信于民。对公民个人而言,则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捏造事实、不传播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蜚语。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守法公民的应尽义务。
当然,治理谣言,最重要是要治本,即清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一是要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公平是文明之基,是有效防止谣言产生与传播的前提。因为不公平往往会导致社会有怨气,若没有合适途径加以释放,谣言就会成为一些人可以利用的手段。二是要注重以法治谣。要对谣言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在法律层面上加大打击的力度,实现治谣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三是要提倡适度的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对社会的作用是双向的,既可能产生正向的作用,也可能产生负向的作用。所以,言论自由必须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言论自由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言论自由的边际社会损害。当言论自由的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言论自由的边际社会损害时,就是言论自由过度,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言论管制。四是要提高全社会的理性程度和科学水平。谣言止于智者,所谓智者,实质就是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的人。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这对于制止谣言有很大作用。五是应实行网络实名制。借助这一手段,可以让网民更加自律,使人们更讲诚言,进而让社会更有秩序。
(作者系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