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海
从去年国庆节起,国人在重大节假日享受到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的惠民政策,但这块看似甜蜜的“蛋糕”却好吃难消化,绵延不绝的拥堵场面成为司机心头之痛。日前,新华社的一篇文章建议,高速公路免费如何科学有效有序施惠于民,管理者应作进一步探索,比如是否可以发放“免费通行券”,每辆车每年享受一定公里数的免费通行额度,而时间则自由把握。
发放“免费通行券”,时间由老百姓自由把握,以实现错峰出行的目的,缓解重大节假日的道路拥堵,这主意看起来不错。
不过,居民之所以选择在重大节假日出行,不仅是因为这几天开车能够省钱,更重要的原因是只有这几天才有时间。说白了,绝大多数人不是不想错峰出行,而是只有在出行高峰才有出行的机会。可以想象,以现在的放假模式,即使发放了“免费通行券”,恐怕大多数人也都会等着在重大节假日来用。
显然,发放“免费通行券”应该以落实职工的休假权为前提。只有百姓的出行时间能够自由把握,“免费通行券”才能够真正起到调节车流的作用。如果发放了“免费通行券”,但人们还是在节假日出行,那么只会降低高速公路收费口的通行效率,可能比现在免费直接通过的方式更拥堵。
众所周知,所谓的“黄金周”之所以成为了“全民旅游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年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显示,2011年,在城镇职工中,47.8%的人按规定享受了带薪年休假;8.2%的人享受了带薪年休假,但没有达到规定天数;44%的人没有享受带薪年休假;在农民工中,41.2%的人按规定享受了带薪年休假;8.9%的人享受了带薪年休假,但没有达到规定天数,49.9%的人没有享受带薪年休假。
同样名存实亡的还有“探亲假”制度。1981年就已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职工每年有一次探望父母或与配偶团聚的假期,并由单位负担路费,本来是非常人性化的。这在“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的当下,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但遗憾的是,有媒体调查显示,这一假期颁布了32年之后,居然有九成人不知道,能够享受者更是寥寥无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重大节假日才成了满足人们出行需要最主要的出口。群众不是爱凑重大节假日的热闹,而是因为他们在平时根本就没有时间。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只不过是“标”,而群众休假时间的过于集中才是“本”。如果老百姓没有能力自由把握休假时间,想靠发放“免费通行券”治理节假日拥堵只能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