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
近日,白岩松接受某杂志专访,就所谓的“白岩松语录”进行了一一辨认,鉴定结果是,网上流传的借白岩松之口的言论,不少并非出自他本人。有文章分析认为:“这或许能折射出在物欲泛滥的微阅读时代,匆忙的公众有着空虚与干涸的心灵,他们分身乏术,只能通过微博、论坛等撷取只言片语,聊以慰藉。”
不错,我们正身处一个速食与浅阅读的年代,但此种“速”与“浅”,绝不就代表着公众分身乏术到毫无辨别能力,乃至在微博、论坛等新兴网络形式面前只能做一个简单的搬运工。这样的结论太肤浅与流于表层。
倘若对种种“高仿”语录做一次系统的梳理与归类,除却一些可能裹胁商业利益的心灵鸡汤式表达,它们其实更多是批判现实或“中国式毛病”之言辞。在一些“高仿”的名人语录中,行政流弊、媚权唯上、等级关系森严、知识分子价值异化等等,莫不都成为其殊途同归的指向与批判对象。这不是心灵空虚的表征,更像是假借名人之口的“虚拟批评”。
有些话,大家期待有人说出来,它就以名人的名义出现了,这正是假名人语录流行的重要驱动。与此对应的,更是一个令人五味杂陈的意见市场。网络时代赋予社会更多开放性,也大大地扩张了公众的言说空间,当每个人都有了麦克风,他们也就成为愈加有言说底气的人。但如此之下,公众仍习惯于选择名人之口来表达,这说明还是有锐度和力量的言说依旧成本太高收益太低。所以,杜撰者才需要用名人的影响力来减少言说风险。
勿把“伪名人制造”简单化理解,多数假白岩松语录无关微阅读时代,只关乎专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块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杜撰者在编造着犀利与见锋芒的假白岩松语录,却不过是在进行一种曲径通幽式的表达。透过这种娱乐式的众声喧哗,我们不能不看到更多。
(相关报道见10月7日《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