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法制日报:清廉过节不应走形式

杜晓

2013年09月25日13:19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清廉过节不应走形式

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今年“两节”前后最为明显的感受就是,清风劲吹、正气涌动。当前,举国上下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崇尚节俭形成全面共识,铺张浪费沦为众矢之的,节日腐败更是无处遁形,风清气正过“两节”成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并持之以恒,不能过于追求某些形式上的东西而导致其庸俗化。例如,逢年过节,各单位发放一些福利无论何种形式本可以理解,如果一味叫停,对于单位职工既不利于发挥其积极性也显得不够人性;节日期间,有一些人情应酬、礼尚往来也属正常,不能一概归之于私下拉关系幕后搞交易;更有甚者,刻意营造和展示一些表面上的细节内容,与清廉过节间或有几分关系,但仍然难以洗脱作秀之嫌。类似的庸俗化现象,在此前的反腐工作中也曾出现过,总体表现为舍本逐末、重形式轻内容,既没有抓住“清廉”二字的真意也容易让清廉过节成为一阵风事后变本加厉反弹。

清廉过节庸俗化的产生,根本原因依然在于作风转变不彻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阴魂不散。自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大力提倡节俭之风、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以来,每逢节日,个别地方习惯性运用起形式主义障眼法,甚至将清廉过节视为政绩工程,这样的倾向需要警惕更要扭转。

清廉过节不应庸俗化,首先要靠制度建设。福利津贴能不能发?当然可以发。人情往来能不能有?肯定可以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公开明确的制度规章作为约束,从以下几个方面划出红线:不准公款大吃大喝;不准利用公款送礼;即便个人之间吃请应酬,也不准奢侈浪费。要让那些合乎情理的节日消费正常进行,让那些见不得人的幕后交易受到惩戒。

避免清廉过节庸俗化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继续深入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借助群众的眼睛放手让群众说话。什么是走形式、什么是真廉洁,群众心中雪亮,要将节日期间的群众监督评议机制化常态化。不仅提供给群众发表意见的固定渠道,让大多数群众都能对节日期间所见所闻包括形式主义在内的不正之风随时随地检举揭发,还要对群众的意见建议设立刚性反馈机制,不管是否属实,都必须实事求是地给出满意答复。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今年我们已经收获了不同于以往的清廉节日,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发掘、弘扬清廉节日精髓摈弃形式主义残渣,我们还将收获更多宝贵的东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