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原本“礼轻情义重”的一张贺卡似乎已不足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近日,某大型超市推出“贴心”的教师节购物卡,面值从200元到1000元不等。这种赤裸裸的“表达”让众人大为震惊。随后,超市表示道歉并撤下购物卡。然而,这类购物卡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转战”电商网站。(9月9日《京华时报》)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辛勤工作的老师们送上礼物,表示祝贺、表达心意,本无可厚非。只不过,这些年教师节送礼变了味,内容走了样,引起了争议。
那么,在大多数老师眼里,他们最希望在教师节得到怎样的礼物呢?报道中72岁的国家特级教师王斯仁老师的真情流露,或许可以道出其中的答案。他说,他收到最珍贵的礼物是学生们手写的信件、卡片,从教40多年,学生们送的卡片他都留着,“大概有一麻袋那么多”。教师被称为“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其魅力在于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王老师之所以视学生卡片为“最珍贵”礼物,是因为他收到的是尊重和真诚,收获的是满足和幸福,这是用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最珍贵”的礼物,老师们却很少收到。在一些家长眼里,教师节礼物贵重几许,成了相互攀比和私下较劲的砝码。一掷千金、礼品比拼的背后,只剩下赤裸裸的铜臭交易,缺少的恰恰是老师们最期待的尊重和真诚。这样做的结果,老师失去应有的师者尊严,家长则陷入社会潜规则,二者交互作用,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蔓延。
从更深层次讲,尽管家长送礼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这种通过物质去“交换”孩子“特殊待遇”的自私功利做法,其实是在害孩子——对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十分有害。试想,有哪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不是把心思花在读书上而花在“拼爹”上?有哪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会请客送礼,不去争取平等竞争的机会而搞旁门左道?有哪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品德受到污染,不追求正直善良而坠入虚情假意?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放下功利思想,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教育和教师,就是在“救”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取的姿态、阳光的人生。
让老师们在教师节里收到他们期待的最珍贵礼物,最重要的是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打破“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潜规则”。作为家长和学生,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更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情,多一些真心,少一些交易,莫让金钱玷污了师生之情。我想,送出的礼物哪怕是一封感谢的书信、一张自制的卡片、一朵山间的小花,甚至只是孩子一声发自内心的“谢谢老师”,也会让老师们感到弥足珍贵,在心底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