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贤彪
“政者,正也。”古往今来,人们都把恪守“正”字作为重要的人品来要求。对于从政者来说,不仅需要做到人品好,具有诚实、守信、勤俭、博爱、律己等方面的品格,而且需要有好的官德。须知,从政者的人格品行,往往是以官德的形式呈现的。具体到每一个领导干部,“正”不仅体现为一种人品需求,更是为官的一杆秤、一把尺,须臾不可忽略和缺失。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不但赋予如何做人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本色,用自己的行动把正派做官的外延和内涵都扩大了、净化了、提升了,实现了人品、官德、党性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
领导干部的“正”,首先体现了一种方向感和价值观。一方面,要把前进的方向把正,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在忠实履行责任使命中大有作为;另一方面,要树立作风正派、处事公正、有正义感的良好形象,行得正、立得直、走得稳。具体说,就是用人要公正,不搞小圈子,不搞庸俗关系学,不以个人好恶用人;处事要公道,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决不能因小团体的利益而动摇科学决断,更不能因个人一己之利干扰正确决策和公道处事;作风要正派,就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主持公道。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在干部群众面前树立起坚持真理、公道正派的形象。
古人云:“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人们判断一个领导干部其身是否正,从来不是看他如何说,而是看他如何做。“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提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展开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落实八项规定的情况,讨论研究深化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制度。这些“正人先正己”的重要举措和行动,展示了中央高层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一股新风扑面而来。
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好干部的具体标准,即“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些要求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守正”应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常洗思想尘埃,恪守做人为官的准则,自觉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上级和下级面前一个样,使自己成为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的人。唯有如此,才能用“正”字写满人生履历,唱响“正气歌”,始终保持党员干部应有的操守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