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广西藤县一小学教学点,有30多名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隔着一座中型水库。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这30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撑着竹筏,渡过约500米的水面去上学。当地教育局为孩子们配备了救生衣,要求一旦遇上大风大雨天气,就通知孩子不用来上课。
“竹筏摇曳涛浪间,划桨击水为上学”,这极具画面感的一幕,弥散着十足的悲悯意味。文明社会,怎忍置孩子们于危境?毕竟,求学之路可有艰难困苦,却不应险象环生;可以道阻且长,却不该步步惊心——确保上学过程一路平安,乃是全社会不言自明的义务,更是职能部门不容含糊的责任。
对于孩子们而言,结果总是最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是,藤县古龙镇并未穷尽一切努力,来避免出现“小学生撑竹筏上学”的现象;亦未曾采取周全措施,来降低该过程中的风险系数。似乎,一切皆是放任自流的状态。校方与教育局所做的,不过是“要求走陆路”、“配备救生衣”、“大风大雨停课”。而从实践效果看,这几项极为有限的“对策”,几乎是对不合理现状的默许和纵容。
事实上,发生在古龙镇的故事,在各地都不乏雷同样本。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实质并无二致。也即,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上,学校、教育主管者等,履行职责多点到为止而未能触及根本;只求在形式上略尽告知、警示等义务,却不在乎是否真正实现了维护学生权益之目的。一些地方,教育事业一以贯之的“佑人育人”之内核已被抽离,乃至沦为神圣感消弭、严重走形式的世俗工作。
最令人遗憾之处在于,一些职能部门似乎失去了对学生的同理心,而只是将他们视作必须应付的对象。在这种毫无情感热度的情境内,种种不可想象的事件,也就“难以避免”。最新消息说,“当地教育、交通、水利、移民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已进驻当地,共同研究解决上学出行难问题。”尽管这一迫于压力的补救动作姗姗来迟,可若果真能解决问题,终究也未为晚也。
只不过,相较于针对某地某事的查漏补缺,重建教育者对学生的道义自觉与情感联系,或许更需时间和魄力。(相关报道见9月8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