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昨日山西省临汾市警方透露,备受关注的山西汾西“8·24”伤害儿童案已经告破,凶手就是受害儿童斌斌的伯母张会英。公安部门将于近一两天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侦破情况。案件虽已告破,但张会英行凶的动机、斌斌为何会认不出自己的伯母等谜团仍待解。(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8版)
6岁的孩子在户外被挖去双眼,如此悲剧对于社会共同价值的挑战,已被连续这么多天的舆论关注所证明。人们一方面期盼斌斌能够得到妥善救助,另一方面更希望警方迅速破案,将加害者绳之以法,并还原事件的真相。
事发后,当地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并悬赏征求线索,重视态度值得肯定。但凶手是孩子伯母的结果公布后,大大超过了人们的心理预期。的确,从情感上而言,一个伯母居然狠心挖去侄儿的双眼,既让人无法接受也让人无法理解,这会在主观上加大公众对于这个结果的疑惑。但是,围绕这个结果的质疑又不完全是从情感出发的,从当地警方所公布的案情来看,最大的证据就是嫌犯衣服上的血迹与斌斌的DNA相匹配。在这样一起悲剧前,如此证据当然显得单薄。
比如说斌斌称作案的“阿姨”是“黄头发”、“外地口音”,这些特征都与其伯母不符。一种说法是斌斌平时与伯母接触不多,可能不认识张会英。然而对此,家属们又存在前后矛盾的说法。而至于作案动机,警方称可能是两个家庭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存在矛盾,嫌犯弟弟则予以否认。这些疑点和不确定性都使案件的结果让人产生疑问。
而最值得疑问的是,在案发后的第二天,警方在张会英家搜出血衣的消息就在当地传开了,并且附有“血迹位置位于两肩部位”等通报内没有的细节。基于警方调查后确实存在“血衣”一事,那么当地的传闻就很可能为真。那么,为何警方没有及时通报线索?为何等到嫌犯自杀后,才开始对其家进行封锁,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为何一推再推?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村民称当地政府曾通知死者家属连夜埋人,张会英在上午下葬,当地下午就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之中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如果说当地警方迟迟未对案件线索进行通报,与证据的侦查完善有关,还能被理解。那么,案件侦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反常的疑点,仍欠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嫌犯已经自杀,一些线索可能“死无对证”,被害人斌斌又年幼,不当的追问可能引发二次伤害,鉴于此,警方更需在证据的完善上下工夫,至少对于案情的披露要顾及社会的期待与感受。否则,原本一起人人声讨的悲剧,可能附带上对当地警方和政府公信的质疑。
必须承认,这起案件由于参杂着人伦因素,已经不单单是一起“凶案”这么简单。其背后所可能隐藏的亲情、人伦纠葛都会加大案件的复杂程度,增加了警方的侦破难度。但却并不意味着案件的侦破不向社会开放。事实上,施加于孩子身上的伤害使得这起案件从一开始就已变为一起公共事件,在社会的强烈关注下,警方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越是受到关注,案件的结果越背离“人之常情”,就应该越是慎重,从法理的角度最大程度还原案件背后的细节。如果没有有力证据支撑的真相,难免给更多民众带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