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陕西日报:温情执法越多越好

郭建军

2013年08月26日14:22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温情执法越多越好

据媒体8月1日报道,太原交警将推出 “交通违法实时提醒告知工作模式”,即发现车辆违法停车时,将先通过电话、短信通知车主,如在规定时间开走,将不予处罚。联想起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太原坞城中路执勤交警任建刚三年开出近万张温情罚单,他对违法停车的处罚是“下不为例”,概而论之,都属温情执法。

温情执法,区别于冷漠执法和粗暴执法,与文明执法一脉相承。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类似的温情执法越多越好。

温情执法,好处多多。一是透出对执法对象的人性关怀。部分人虽轻微违法,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应给以改正的机会。二是达到了执法与效果的统一。温情执法让人们更自觉地守法。任建刚开出温情罚单,换来的是两千多名司机主动写下“检查书”,保证不再违法停车,有的司机甚至还帮他做起了交通安全宣传。三是体现了执法的本质要求。执法是具体的管理行为,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温情执法说到底是一种服务,体现了对执法对象的尊重,实现了执法者与执法对象间的真情互动。

温情执法让人倍感亲切,是因为冷漠执法伤人太深。暴力强拆、城管打人、交警以罚代管……有关执法、抗法以及由此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是部分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群众观念淡漠,执法理念出现偏差,片面认为执法越严厉,效果就越好。粗暴执法或许一时有效,但从长远看,只会让执法对象更加排斥、反感,甚至是暴力抗法。粗暴执法和暴力抗法虽是个例,但严重危害党群、干群关系,激化社会矛盾,可谓害处“一箩筐”,没有丁点正能量。

温情执法既然好,何妨再多些。公众感觉温情执法很新鲜,是因为太少了。对温情执法的创新之举,媒体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主管部门更应该态度鲜明,鼎力支持,推而广之,摒弃“怕炒作”的惯性思维,不要让“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如何让温情执法再多些,建议有三:一是倡导换位思考,推行体验执法。如让司机扮交警、交警当司机,目的是让执法者、执法对象心里多想想对方的不易和难处,多一点理解和宽容。二是提高执法人员的待遇和素质。部分执法部门经常让一些“临时工”执法,他们待遇低,素质不高,牢骚满腹,遇到认死理、讲道理的执法对象,难免会急不可耐,冷言粗语、横冲直撞,怨气冲天、借题发挥,出现过激行为。当然部分“正式工”的素质和待遇也有待提高。三是重点监督。让冷漠执法的人受冷落,对粗暴执法者依法依规从重处理。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敏感节点上,政府绝对不能“护犊子”。

温情执法好,但不能变味。应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温情变人情。不能让违法者、执法者钻了法律的空子。二是温情徒有虚名。个别执法机关沽名钓誉,不切实际提概念,但迟迟不能实行,或者“假温情,真刀子”,徒有虚名。

总之,良性的温情执法能化解矛盾,密切关系,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润滑剂。我们期待温情执法越多越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