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各大新闻媒体对基层干部艰辛生存环境的持续关注,引发社会各界对基层干部的广泛同情,称其为新增的“弱势群体”,这种说法是否合适暂且不论,但基层干部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各项发展任务,各类检查考核,各种“一票否决”事项……繁重的工作压力,复杂的基层环境,有限的执行权力,狭小的发展空间,微薄的福利待遇……让基层干部身份倍显尴尬。虽然我们历来倡导为官勿论大小,不求权力地位,崇尚责任义务,但凭寥寥数十人之力,上承多重部门政策之落实,下负万千群众利益之协调,用“看得见摸不着的权力”履行“看不见抓得住的责任”,确实难堪其重,难孚众望。
为基层干部减负之声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却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真正的减负关键还在刚性政策的落实。
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因地制宜合理设置考核指标,谨慎设置“一票否决”事项,坚决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维护好工作基础、资源环境较差地方的工作积极性,使考核指标能体现绝大多数考核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增强考核结果的可比性。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以实绩论英雄、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加大在基层一线、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识别、培养锻炼、提拔使用干部的力度,营造“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的良性干部竞争氛围。同时,畅通干部交流、晋升渠道,加大县乡干部交流力度,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干部能够通过合理流动,以新岗位带来新挑战激发干部干事创业。
创新激励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对那些长期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实绩明显但又因年龄、学历、身份等原因无法提拔担任领导职务的基层干部,可以通过明确职级以及职级与待遇挂钩等方法,让他们在职务以外的经济待遇等其他方面有奔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