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认为,理论是领导干部把握正确方向、提高工作能力的保证。他指出:“理论是实际工作的指针,没有理论,工作就是盲目的,没有前途的。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掌握了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据《北京日报》)
记得列宁在批判俄国经济主义的“自发论”时曾经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同样,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就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注重理论学习,必然思想“生锈”,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减弱,极容易受错误政治观点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以致偏离人生和事业前进的正确航向。笔者认为,这是刘少奇所说的“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的原由所在。
从近年来落马的贪官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所以敢越党纪国法的“红线”、敢闯条规政策的“红灯”,走向人民的对立面,不能说他们没有干好工作的能力,主要原因是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也正因如此,落马贪官的忏悔录中常有相同的一句话:“放松了理论学习,动摇了理想信念,放松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这句话曾经被一些人认为是贪官们的“空话”、“套话”、“托词”,其实不然,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贪官们此时说出的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是走投无路之后真正反思而得出的感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入思考。
实践早已证明,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工作上的进步来源于理论上的指导。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率先解决好自身的理想、信念、党性、人品、官德等根本问题,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小事、小节上保持清醒、防微杜渐。所以,领导干部必须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落实。
然而,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总认为理论学习不如业务学习实在管用,认为理论都是“虚”的,把单位的经济效益搞上去,把目标任务完成好,才是“实”的。这种思想是非常有害的。须知,刘少奇所说的“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并不是空穴来风,这是他从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是从我们党的实际工作中感悟出来的,对全党同志至今仍然具有告诫和提醒的意义。
思想贫困往往源自理论贫困,而理论贫困往往是不学习的结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铭记这种告诫和提醒,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并作为自觉的、经常的、不间断的任务来完成,真正做到深入学习、学有所思、思有所获,从而避免政治上的迷茫、思想上的盲目、行为上的放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