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7日11: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事件回放:“到此一游”令谁蒙羞
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旅游时,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他对此十分羞愧,并向导游道歉。此微博引发网友声讨,人肉“题名者”众多。 5月25日,这名孩子及其父母主动给媒体打电话,向埃及、向全国的人们道歉。【详细】
聚焦媒体评论:
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详细】
“到此一游”的泛滥,吴承恩和他笔下的孙悟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能把责任推给古人。而且,咒骂与批判当事人,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在法治社会之中,只有用法律去约束和规范公民行为,并用法律去处理那些应该被处罚的人和事,所谓的不文明举动才可能会得到终结。【详细】
孩子外出游玩,自学了“到此一游”,已是社会带来的负面教育。一错之后,如果再用网络暴力来“教育”犯错的孩子,不妨设想,孩子最终会学到什么?当事者已经露面,可以去追问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如果继续挖掘、传播孩子的身份信息,对公共讨论并无益处,反而会让这堂“公共教育课”变味。若教育者自身不能恪守边界,又怎能教育孩子,在公共空间不逾越边界?【详细】
民族自尊感,不应因内外而有别。不把国内“到此一游”的炫游丑态当作伤自尊的事,炫游的“咸猪手”就会走到哪伸到哪。人们可以宽容少年丁锦昊,但做父母的不应从中寻求宽容自己。社会舆论,同样不应逮住一个丁锦昊,用更暴的力量,硬在这个未成年人的心上,在这个孩子父母的头上,刺拉拉刻一句“到此一游”来解气去恨。这对法治的伤害、对人类文明的伤害,与丁锦昊刻在埃及神庙浮雕上的“到此一游”一样,甚至更加粗暴。【详细】
聚焦网友观点:
物质生活条件好了,腰包鼓起来了,也有底气四处转转甚至出国旅游了,这让我们觉得很有“面子”。但“面子”重要,“里子”更重要,“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是不行的。没有国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没有过硬的“里子”做支撑,我们终会大失“面子”。【详细】
“到此一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北京的故宫、八达岭长城,今日又来到了埃及卢克索神庙,可谓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方式之一。 不论走到哪个景点,总有一些不雅涂鸦映入眼帘,这不仅成为个人之耻,也成为了公民之耻,社会之耻。但对于这位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尚未涉世的小孩子,“人肉”行为不可取,他的家长已经道歉,他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还要他付出怎样的代价呢?【详细】
今日更多精彩评论:
57年毛泽东怎请辞国家主席 |
江泽民对谁说:我就是你后台 |
|
揭秘:第一位女副总理是谁 |
汪东兴退休生活揭秘 |
毛新宇忆毛岸英:不让叫他太子 |
蒋经国回国为何向父亲磕头 |
揭秘:江姐后人今何在? |
盘点金庸剧中的武侠美女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