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秋季开始,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中央财政每年拨付160亿元专项资金,3000多万大山沟里的孩子们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然而,接连曝光的“问题餐”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质疑:一边是食物变质,另一方面是营养缩水,“营养餐”究竟营养了谁?(5月26日《东方早报》)
按“理”说,国家掏钱由个地方出“锅灶”,为自己的孩子制作和配送营养餐,这样的工作应该最好做了。从地方来说,制作和配送营养餐受益都是自己的孩子,主要开支都是国家提供的,就是自己搭进去的也只能算上一点“绵薄之力”,而且这种力量更是自己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但是即便如此,孩子们的营养餐经过地方的“锅灶”,现在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那边食物中毒,这边孩子们上吐下泻,营养餐一下子变成了“问题餐”。即便如此还有学校抱怨,食堂眼看着就办不下去了。
被贫困地区孩子们倍加推崇的营养餐何以问题重重,并即将走上绝路?问题还是出在钱上。三块钱的营养餐对于孩子们如果完全进入孩子的口中,应该说不低了,但是在这三块钱中在扣除制作和运送等费用,可就难说了。而偏偏是地方的经营者、学校甚至政府教育部门还想从中得到一定的利润,还要保证老板们有钱赚,这就更不好说了。一个孩子一餐就是三块钱,这里面能包含多大的利润?更况且有人还要把这种利润最大化。于是,正常的合格的大米价格也必然居高不下,为了多赚钱就干脆使用“三无产品”,牛奶面包过期的也成了孩子们的“营养餐”,有的牛奶甚至已经变质不能食用了也照送不误。
在某些地方政府看来,国家的任何一项利民和惠民政策都是一种生意,甚至都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财源,而且有条件的要大力开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开发。国家投入巨资为贫困地区上学的孩子提供营养餐,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也是为了各地方乃至全民的利益,作为地方政府就应该大力支持和配合,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配套。这也是一个地方政府最起码的执政伦理。但从现在来看几乎很多地方都把这项工作当成生意了,食堂承包、产品配送招标等忙的不亦乐乎,算计过国家之后,又开始算计孩子们了。
很多地方总是不断强调市场化,把营养餐里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市场化运作。而实际上地方政府用一种贪婪之心执行中央和国家政策,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许多地方办公大楼富丽堂皇,三公消费动辄数亿,现在面对孩子们的营养餐,因为一点“绵薄之力”却“无能为力”了。这是矫情还是耍赖?一个地方政府就因为学生的营养餐揩不到更多的油,就不惜偷工减料,甚至打起了假冒伪劣的歪主意,这样的地方政府还配称着“人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