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首场“总理记者会”上表示,要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使人民能够更为充分和有效地进行监督,这也是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服务为民。但总有一些社会主义“蛀虫”在腐败的温床上贪婪的伸着懒腰,领导干部的权力如何才能真正为民所用,永不变质。笔者认为,还需为领导干部的权力涂上“防腐剂”。
要为权力涂上思想“防腐剂”。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改变人的命运。因此,抓行为要先从思想抓起,加强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自觉性、责任心更要从加强引导开始。各级政府要借“两会”东风之力,大兴廉政建设之火,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加强防腐倡廉方面的引导工作。让党员干部在自己心中竖起一杆称,思想“抛锚”时量一量,做人做事称一称,把好思想“方向盘”,牢记腐败“高压线”。
要为权力涂上制度“防腐剂”。孟德斯鸠说过“道德约束不了权力,权力只有用权力来约束”。当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真正能够上升到明确的法律法规的制度却很少,仍然存在反腐败法不完善、不系统、约束力不强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法律建设,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完善和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用强有力的制度之笼约束官员手中权力。
要为权力涂上监督“防腐剂”。决策再正确,目标再宏伟,措施再具体,如果不认认真真抓落实,都只是空谈。好的制度要想发挥作用,只有加强落实方能体现其实效性。首先,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大惩处力度,真正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其次,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智慧双眼,领导干部做的怎么样百姓心中也有杆称。通过社会舆论、网络媒体及时对领导干部予以监督,真正让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在阳光下。
相信,通过给领导干部的权力涂上“防腐剂”,用“八项规定”“六条禁令”保驾护航,乘着“两会”新风,借着李总理“约法三章”之力,定能让官员手中的权力为民造福、为民所用、永不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