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人民检察院昨天对外发布《2012年度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综合报告》,对佛山去年度职务犯罪发生情况、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报告》显示,去年佛山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123件148人,同比分别上升10.8%和13.8%,追缴赃款赃物折合人民币4200多万元。其中,贪污贿赂仍然是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目前,工程建设、国土资源、司法、医疗、教育等是职务犯罪多发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单位及农村基层组织均有职务犯罪发生,且职务犯罪案件作案手段直接与隐蔽并存,趋于多样化。大部分职务犯罪主体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他们的作案过程往往通过钻法律漏洞、走政策边缘、打“擦边球”、制造模糊行为等体现,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而且在传统的直接权钱交易外,还出现了以赞助、奖励、股份、投资等“合法”形式掩盖非法所得的作案方式,实现权钱交易的期权化和长期化。
可见,职务犯罪逐渐呈现出涉案领域广泛化、涉案主体多样化、涉案方式隐蔽化的特点,这也加大了打击职务犯罪的难度。如何找出打击职务犯罪的突破口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紧盯官商“勾肩搭背”,就是打击职务犯罪的有力抓手。
职务犯罪往往离不开“权”和“利”,形式则为官用“权”交换商的“利”,官商勾结则成了职务犯罪的必要途径。官员利用自身职务进行权力寻租或贪腐,大多表现为权力向市场伸手,垄断资源或者暗箱投机,而进入市场就必须与商勾结,于是便有了官商往来密切,“勾肩搭背”,造成了“官商不分”、“政企不分”的历史症结。党的十八大后,一批批官员落马或被调查,而腐败的重灾区,往往是在拆迁、招投标、采购等与商人关系密切的领域。官员的手向市场越伸越长,已经严重影响到自由平等的市场竞争。
因此,打击职务犯罪,最重要的还是理清“官”“商”之间的关系。要理清二者关系,规范权力是核心,厘清规则是重点。“官”“商”关系清爽起来,权力的规范明确起来,官商交往才不敢触碰底线。另外,还请相关部门盯紧“勾肩搭背”的官商,因为“老虎”“苍蝇”很可能藏匿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