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选择雷锋,是因为雷锋永远温暖人心
我们无法回到历史,但对学雷锋活动的思考从未停止:为什么总是呼唤雷锋?为什么总是追寻雷锋?为什么总是选择雷锋?
毛泽东一生为一个人两次题词的,只有平凡的士兵雷锋。
1963年2月22日,北京中南海,毛泽东挥笔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遒劲有力的大字;1965年8月30日,江西庐山,毛泽东再次写下“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
从7个字拓展为14个字,无疑诠释了时代为什么选择雷锋,告诉后人应当怎样学习雷锋,那就是践行我们党和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翻开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8本雷锋日记手稿,那一句句熟悉的名言,顿时入目叩心:“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是历史远处传来的一种雄浑旋律,他的名字已成为文明符号,他的精神已成为优良基因,以其永恒的魅力在广阔的华夏大地衍生。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永远需要一方明亮的天空,时代故事里永远离不开雷锋这样温暖人心的主人公。今天,在经济发展快车道上奔跑了30多年的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纠结,许多人在痛心疾首地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正是在这份焦虑中,人们清晰地看到雷锋精神蕴含的道德力量。今天,人们再次呼唤雷锋,呼唤的是雷锋那颗博大的金子般的爱心。今天,人们再次选择雷锋,是因为雷锋精神永远温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