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在所难免,但有的误读是有意为之,贻害不浅。对文革的解读,就出现了这种危险的倾向。
文革,在很多年轻人眼里,是一场整当权派的狂欢。把这些人当作走资派揪出来,戴高帽子游街,坐“喷气式”斗争,大鸣大放大字报,想怎样就怎样,感觉是多么爽啊。吊诡的是,不仅年轻人这样想,连一些经过文革的人,一提到文革,脑袋里也会浮现这样的画面。所以,在权力腐败严重、官民矛盾尖锐的今天,一些人渴望再来一次文革的想法,逐渐变成一种社会思潮,也就不足为怪了。
实际上我们说的文革十年,其中揪走资派的狂欢,仅仅几个月功夫。然后就是军管,两派大联合,成立革委会。接下来,最初冲杀凶猛的造反派,也先后被镇压了。只有被中央文革看上的那一派,才得势。文革中整人、打死人最多的,不在全民炮轰走资派那一段。最初的老红卫兵破四旧,打杀黑五类,后来的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运动,清查“5·16”分子,整死的人不仅比斗走资派时多,而且遭殃的,大都是平民百姓,数以百万计。
文革前的政治运动,一般只持续几个月,顶一阵也能熬过去,但文革的政治高压持续了十年,从中央到地方,阶级斗争的弦绷得都很紧。阶级敌人不断地被迫扩张队伍,从原来的地富反坏右,到后来的敌、特分子,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被乱扣到这些人头上。此前当过国民党的兵,加入过国民党和三青团、会道门的人,即便没有太大的问题,在文革中,都有了麻烦。即使是根正苗红,一点毛病没有的人,只要领导看你不顺眼,一样可以被整。任何人只要被人认为冒犯了领袖,就可能被打成反革命,连几岁的孩子,也难以幸免。文革后期,所谓资本主义尾巴成为新的打击重点,一些贫下中农因为多养了几头猪、几只鸡、种了一点烤烟,也被揪斗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