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

法制日报:别指望鞭刑救世

于静
2013年01月31日09:08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鞭刑好像杀威棒

  在网上看过新加坡执行鞭刑的视频,那真是鞭鞭带响,鞭鞭见血,几下打下去,受刑者已经是屁股开花,血肉模糊。据说,受过鞭刑的人,屁股上将留下终生抹不去的印记,这就像中国古代在囚犯脸上刺字一样,耻辱将伴随受刑者一生。在新加坡,谁身上有了这样的标记,参军会被拒之门外,就是择偶,也会吓跑姑娘。

  可以说,鞭刑是对受刑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惩罚,这对犯罪分子肯定会造成很大的威慑。陈伟才代表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些,才有了将鞭刑引进国内的想法。其实关于新加坡的鞭刑,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坚信它是威慑犯罪的有效手段,反对者则认为其太过野蛮,一再要求废除。在这种情况下,陈伟才代表提出将鞭刑引进中国,在旁观者看来带有很大的“戏说”成分,也难怪与会代表听后“全场爆笑”。

  退一步,就算陈伟才代表的呼吁最终变成现实,鞭刑被成功引进,是不是真的就能让犯罪分子“闻鞭丧胆”呢?不由得想起了古时候的杀威棒,《水浒传》中描写得很详细,说这是“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一百大棒啊,比起那有限的几下鞭刑,这可恐怖多了,遭此酷刑,不粉身碎骨,也皮焦肉烂了。还好,就是皇帝祖宗定下的规矩,在执行过程中也躲不过“潜规则”那双手。最典型的就是林冲和宋江,一个凭“官二代”柴大官人的面子,一个使用银子贿赂管事的,皆躲过一打,毫发无损。

  这鞭刑也一样,够狠、够威慑,但是如果没有健全的司法制度做保障,很可能和古代的杀威棒一样,在执行过程中遭到人为的“设计”,高高扬起,轻轻落下,不但不能起到威慑犯罪的效果,反而会成为某些人逃避处罚的又一捷径。

  山东 于静  

(责编:方蕊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