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家的名義,集體祭奠30萬罹難同胞的英魂,銘記曾經的苦難歷程,這是一次新的開始,這是中華民族走在“復興之路”征程上的又一件大事。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婦女遭到蹂躪殘害,無數兒童死於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毀壞,大量財物遭到掠奪。侵華日軍一手制造的這一滅絕人性的大屠殺慘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三大慘案”之一,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
面對極其野蠻、極其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具有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沒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空前斗志,堅定了抗日救國的必勝信念。中華兒女同仇敵愾,視死如歸,前仆后繼,共御外敵,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用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5年9月2日,香港大公報記者朱啟平在見証了日本簽訂投降書的歷史性一幕之后,寫下了新聞史上的名篇《落日》,並以“舊恥已湔雪,中國應新生”作結。
銘記苦難,砥礪前行。70多年來,我們唱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見証著在多災多難中挺立的偉大國家走向富強,在居安思危中一步步實現著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今天這樣一個物質更加豐裕、生活更加幸福的時代,對於過往苦難歷程的回顧顯得尤為重要,隻有銘記歷史,才能珍惜當下,才能更有力量擔綱未來。
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77年后,日本絲毫不顧中方的堅決反對,從2012年度預算的預備費中撥出20.5億日元,由日本政府向釣魚島所謂“土地權所有者”栗原家族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三個島嶼,並正式簽署了“買賣合同”,從而完成了釣魚島“國有化”的程序。日本右翼勢力從否認野蠻侵略罪行,到參拜二戰戰犯亡靈,再到解禁集體自衛權、架空和平憲法……現實警醒我們:日本右翼勢力有擴張泛濫的趨勢,日本軍國主義有死灰復燃的危險。這不僅是對歷史真相和公理正義的公然藐視,也是對戰后國際秩序的蓄意破壞﹔這不僅是二戰結束以來,對中國主權赤裸裸的挑戰,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日關系最為嚴峻的挑戰。
歷史的傷痕還在,歷史的警示還在,歷史的教訓還在。中國有句古訓說得好,“好戰必亡”,正義戰勝邪惡、進步戰勝反動、光明戰勝黑暗,這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誰違抗了它,誰就會受到懲罰﹔誰尊重了它,誰才能開創未來。
而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歷來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今天,13億國人強化對南京大屠殺的記憶,正是對歪曲歷史的有力回擊,是對正在滋長的恐怖幽靈庄嚴宣戰,是對日漸壯大的國際和平勢力的堅定支持。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國家公祭儀式上所強調的那樣: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隻有人人都珍愛和平、維護和平,隻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人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也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復興之日、圓夢之日,中華民族的發展前景才會無比光明!
相關專題 |
· 朱波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