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今年10月,中央第九巡視組在向四川省領導班子反饋巡視情況時指出,該省教育、衛生、政法、交通、國土資源等部門腐敗案件高發頻發,“靠山吃山”現象突出,形象尖銳地指出當前一些部門和領域存在的嚴重腐敗問題。一時間,“靠山吃山”現象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2014年12月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眾所周知,作為農業社會中國古人的生活之道,“靠山吃山”是我國的一句老話,語出自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卷,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麼條件,就依靠什麼條件生活,指根據現有條件,因地制宜。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箴言”,卻成了古今貪腐者大搞腐敗的信條、圈錢的明規則。
早在明朝,沈黥在其《雙珠記》一書中就記載有一個獄卒的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做‘禁子’不過是靠這幾個犯人養家活口。”這意味著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含義正如這位“禁子”所坦言的,依靠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是也。
現如今,“禁子”之坦言仍然大有存在。我們有的黨員干部私心太重,干什麼工作都想撈錢,什麼事情都敢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閻王吃小鬼”,膽大妄為,沒有底線。這種類型的典型,莫過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城市管理局原副調研員、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他手中掌握著當地城市水資源供應的大權,把本屬於國家的水資源當作自己的聚寶盆,損公肥私,中飽私囊。“不給錢就不給你通水,給錢少了就給你斷水”——這是對他最形象的描述。“水老虎”如此,“電老虎”也不示弱。前不久,河南省淇縣供電所所長楊樹森和手下5名員工在KTV消費時,因與經營者發生糾紛,出於氣憤拉閘停電,導致近半城區數千戶停電達6個小時。
由此觀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電吃電”“靠路吃路”“靠氣吃氣”,就是典型的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這些握有壟斷權力的“電老虎”“水老虎”“路老虎”“氣老虎”,由於缺乏有效的制約,已經沉醉於失控的權力場中,忘乎所以,不僅被利益蒙蔽了官德、人格,迷失了黨性、原則,更嚴重的是損害群眾利益最直接,敗壞社會風氣最直觀,污損黨員干部在群眾心中形象最嚴重,如聽之任之,任其滋長,則有“覆舟”之險。
所以,“山”是國家的“山”,“水”是人民的“水”。整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閻王吃小鬼”現象,必須強化監督制約的核心作用。要把這些有“山”有“水”領域的反腐斗爭當著重點來抓,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增加權力運作的透明度,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下留痕,用制度和法規把大大小小的權力都關進“籠子裡”,扎緊防腐的籬笆,讓“貪吃者”靠山吃不成山,靠水吃不成水。特別是要重拳出去,高懸法治利劍,徹底斬斷那些掌握壟斷資源的“電老虎”“水老虎”“路老虎”“氣老虎”不斷擴張的權欲以及伸出的貪婪之手,讓“貪吃者”付出慘痛的代價,“吃一口成千古恨”,從而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法治氛圍,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著閻王吃小鬼”現象真正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