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洋軍
11月11日,燕山腳下、雁棲湖畔,見証著一個載入史冊的重要時刻:2014北京APEC圓滿完成各項議程,達成廣泛共識,實現預期目標。尤其令人難忘的北京印記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1月9日出席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作題為《謀求持久發展共筑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時,首次提出“亞太夢想”。他表示,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
習近平提出,這個“亞太夢想”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共同致力於亞太繁榮進步﹔就是繼續引領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就是讓經濟更有活力、貿易更加自由、投資更加便利、道路更加暢順,人與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們要為實現這一目標作出更大的努力。這是作為APEC會議東道主的中國向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發出的時代宣言和鄭重承諾,是最強、最有力、最負責任的中國聲音,必將推動亞太大繁榮、大發展。
中國夢想的延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所確立的施政目標,更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夢想和集體智慧。但是中國夢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於亞太乃至世界格局之外。正如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所強調的,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中國作為東方大國,作為影響和帶動亞太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將“中國夢”與“亞太夢”乃至“世界夢”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一方面,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和發展經驗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各國﹔另一方面,通過與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各國的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為亞太乃至世界發展注入新的不竭動力。
中國力量的彰顯。團結,就是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得益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力量的彰顯。而力量,來自於信心。偉大的中國人民,不論在任何艱難困苦之下,都始終沒有失去前進的信心、發展的決心。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后續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的今天,中國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形成了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新常態,因此,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與此同時,隨著綜合國力不斷上升,中國也有能力、有意願向亞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特別是為促進區域合作深入發展提出新倡議新設想。中國願意同各國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更加深入參與區域合作進程,為亞太互聯互通、發展繁榮作出新貢獻。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中國力量將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本次APEC會議東道主的精心准備、真誠付出,中國的引領性倡議、會議通過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明確了亞太的發展方向、目的、舉措,為亞太繁榮發展再注澎湃中國動力。
中國責任的擔當。中國向來是一個負責任的東方大國,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沒有放棄對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各國的合作與援助。習近平首次提出要為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作出更大的努力,是東方大國的責任擔當。這樣的責任,源自於國內發展的自信,在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准確把控下,當前中國經濟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呈現出諸多新常態,同時,面對新問題、新矛盾,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人民幸福增添了新的強大動力。這樣的責任,源自於共同發展的需要。中國經濟同亞太和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中國既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太和世界。我們要實現亞太人民幸福夢想,堅持以人為本,文明互鑒,保護生態環境,讓美麗和發展同行,讓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編織和平、富強、進步的“美好夢想”。
在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閉幕辭中,習近平再次強調,我們決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發揚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為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進步的亞太夢想而不懈努力。習近平的講話無疑再次為 “亞太夢想”注入了強大動力,必將推動亞太共同發展、繁榮、進步事業。
當然,夢想,不是空想。實現“中國夢”、“亞太夢”乃至“世界夢”,需要腳踏實地、共同努力。APEC會議,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發展永無止境。展望未來,世界和亞太的發展繁榮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面臨更為復雜的風險挑戰。我們要秉承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全面把握發展機遇,不斷加強合作,攜手並進,促進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偉大夢想早日變成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