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生
隨著今年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清單”相繼公布,“山頭主義”等詞匯進入公眾視野,成為了新一批反腐熱詞。這些詞匯直指一些地方腐敗問題的特點和趨勢。例如中央巡視組指出,河北省個別領導干部搞團團伙伙,建議嚴格黨內生活,堅決抵制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山頭主義。(據11月5日共產黨新聞網)
毋庸置疑,黨內的山頭主義、圈子文化危害巨大。黨員干部拉幫結派、佔山頭,若具有了一定勢力,就會造成黨內權力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的“割據”,從而渙散組織的戰斗力,瓦解黨的執政。所以,必須堅決抵制山頭主義、圈子文化在黨內的滋生與蔓延。
抵制山頭主義、圈子文化,首先要了解山頭主義與圈子文化形成的基礎與成長的土壤。其實,不管是山頭主義還是圈子文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互相幫襯、互取所需。一個好漢三個幫,一頂轎子眾人抬,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就是“互抬轎子”,結成利益集團,以達到抱團取暖、握指成拳、共同進步的效果,從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現實中,黨政干部進不進圈子,靠不靠山頭,差別甚大。就拿干部提拔任用來說,普通干部要想獲得提拔重用,猶如爬山,山高路遠,要想爬到山頂,需付出艱苦的努力,而且很多時候努力后還不一定會有效果。而有的人,一開始就選邊站隊,尋找靠山,隻要選對邊,站對隊,就猶如上了“纜車索道”,從而走上仕途的捷徑。這是山頭主義、圈子文化靠山吃山的典型。干部選拔任用中任人唯親、任人為近現象突出,就是山頭主義、圈子文化在作祟。
當然,不僅僅是干部任用,隻要黨內存在爭權爭利,就存在一些人拉邦結派、組圈子、立山頭的可能,甚至組成團伙,建成對抗黨組織的“根據地”。而且不管是在山頭上還是在圈子裡,都會有一個核心,也就是“帶頭大哥”。“帶頭大哥”在圈子和山頭中是一面一呼百應的旗幟。圈子和山頭,帶頭大哥和小弟們猶如山大王與小嘍啰一樣,是共生共存、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小弟們為帶頭大哥打江山,而帶頭大哥也要想方設法為小弟們爭取利益,這樣圈子和山頭才能越來越牢固,做到堅不可摧。
所以,對已經形成與組織對抗、左右組織決策、影響組織團結的圈子和山頭,發現苗頭要及時查處。擒賊先擒王,樹倒猢猻散,先立案查處帶頭大哥,其他小弟也就失去了依靠和指望。而且,現實中直接查處圈子和山頭的帶頭大哥並不容易,刨樹先刨根,拆牆先挖角,隻要有啃硬骨頭精神,愚公移山的毅力,與其勢不兩立的決心,勢必能推倒山頭瓦解與組織對抗的圈子。
當然,抵制圈子文化山頭主義,最根本的是要讓權力運行在群眾監督的陽光下,運行在制度編制的籠子裡,堵住權利輸送的渠道,從而對權力尋租進行釜底抽薪。相互之間若失去了組圈子、立山頭的共同利益,山頭主義和圈子文化也就不攻自破、內部瓦解,甚至是未生先滅了。
相關專題 |
· 老兵808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