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從10月31日起,安徽省級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將在省政府門戶網站和省直各單位網站公布施行。據悉,這次納入清理范圍的75家單位,權力事項基數5405項,經審核減少3693項,精簡68.3%。行政審批事項從316項減少到213項,精簡32.6%。同時,針對保留的行政權力,依法依規編制1.2萬余條責任事項、2萬余條追責情形,這在全國也是首創責任清單(11月1日《安徽日報》)。
眾所周知,依法行政的前提是權力運行的公開,如果權力隱秘起來,依法行政自然無從談起。從近年大量違法違紀案例看, 受眾者授予各級官員的權力本身並沒有錯誤,但官員本身在行使手中的權力時,卻不當行使了手中權力。最為突出的是,他們利用手中大權搞暗箱操作,甚至拿公共權力私下交易,究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對權力的行使缺乏有效規范和監督。因此,預防腐敗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權力公開透明,因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武漢主持召開湖北省領導干部座談會時強調,轉變作風就是要打破“圍城”、“玻璃門”和無形的牆。打破“圍城”、“玻璃門”和無形的牆,說白了就是要讓群眾知道政府在干什麼、該干什麼,而不是讓權力在群眾監督的盲區中運行。
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有問責。這次安徽省在編制政府權力清單的同時,同步推進責任清單制度建設。針對保留的省級行政權力,依法依規編制1.2萬余條責任事項、2萬余條追責情形,對應責任事項和追責情形列出3萬余條法律法規條款依據。如此,對於哪些地方權力過於集中、哪些環節存在濫用權力和尋租空間,老百姓通達權力范圍和運行“流程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而對於哪些是不作為、哪些是亂作為,權力是否越位、是否被濫用,群眾也可以“按圖索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真正做到上面有頂,下面有底,四面有框,權力隻能在這個范圍裡行使,超越職權將對照列出的3萬余條法律法規條款依次問責。這是徹頭徹尾的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征程,也是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一個重要舉措。
話又說回來了,“權力清單”也好,“責任清單”也罷,所有這些都是用來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為民造福的,這也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來要看各級領導執行得如何,權力到底用來做了些什麼、做得怎麼樣,為群眾辦了多少實事,解決了多少疑難雜症,濫用職權有沒有被問責,等等。具體說來就是,一方面要強調權力與責任的對等性,隻有將責任義務跟手中的權力有機結合起來,在行使職權時才會對自己格外嚴格、謹慎,從而不辜負群眾的期待﹔另一方面要健全針對權力運行的問責機制,一旦權力越位、錯位、失位,就施以嚴肅追責。“落馬”貪官事實反復証明,隻有權力而無嚴格的追責機制,就會出現職能退化或者權力濫用。另外,需要強調的是,施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還要強化行政權力行使過程和結果運用以及濫用權力問責時的監督,不僅要把權力行使結果及時告知當事人,還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濫用權力到底落何種下場,真正做到權力行使前、權力行使中、權力行使后的全方位監督。
總之,權力透明、干淨,權利才有保障。一個成熟的法治社會,公民對政府權力及其運作“洞若觀火”應是一種常態。在對安徽積極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報以掌聲的同時,筆者更是希望“責任清單”要及時跟上,唯有責任如影隨形,將責任義務跟手中的權力有機結合並挂起鉤來,並形成全方位、經常化、立體式的監督和責任追究機制,各種權力才能在運行中不逾規制、才能為民謀福祉。
相關專題 |
· 朱波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