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互聯網早已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牽動著中國人民的每一根神經,“法治體系”的建設和“總目標”的完成需要依法治網的全面參與和主動作為。
當前,網絡的混亂與無序無疑是一大頑疾。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互聯網作為社會管理的重要領域,首要就在深入推進“依法治網”。
依法治網是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法治體系需要完備的互聯網法律法規作補充和支撐,總目標需要依法治網來促進和實現。互聯網接入中國20年來,深刻影響、急劇變革著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中國發展和中國人民也離不開互聯網,依法治國需要有互聯網的存在。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依法治國方略,互聯網作為一個影響廣泛、力量強大、代表未來的特殊領域,必須大膽探索、主動跟進、深入實施,並且也一定大有希望、大有可為。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務在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加強網絡立法尤為迫切。近幾年的網絡亂象、謠言橫飛,擾亂社會、破壞安寧、侵吞財產,甚至危害國家安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互聯網管理不規范、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沒有一整套、一系列適應網絡發展和經濟社會形態的法律法規是不行的。迅速推進和加強網絡立法工作,盡快建設完備的互聯網法治體系,徹底改變網絡法制基礎薄弱局面,是當前依法治網、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最真實最需要的行動。當然,后期的嚴格執法、廣泛普法也很重要。
同時,依法治網又是一柄雙刃劍,需要統籌推進,把握好兩個方面。既要規范網絡行為、打擊網絡犯罪、蕩清網絡迷霧,又要保護正常的網絡運行,維護網絡的活力,促進網絡快速健康有序發展,讓網絡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依法治國方略在互聯網的貫徹與落實,是一項主動、長期、復雜的工作,矛盾多、疑慮多、非議多,需要黨和政府、行業協會、各方人士及網民群眾的共同配合與堅持完善。
互聯網法律的建立、普及與傳播,也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有其特有的規律和生態,法律法規應該盡量發揮促進和保護的作用,而不是阻礙和扼殺。互聯網與經濟社會的對接,亟需制度機制的保障﹔與傳統媒體的融合,需要有個明確的界限﹔與政治參與的互動,更要法律法規的約束。否則,將會產生負作用
人類社會每次經歷大飛躍,其本質是思維迭代。從農耕社會到工業時代,再到現今的信息時代或稱“后工業時代”, 依法治網很新鮮也很強大,我們期待這不僅是一場落實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實踐,更是促進互聯網新興革命的新紀元!
相關專題 |
· 羅智剛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