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近日陸續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巡視整改情況通報顯示,14被巡視的對象中有7個地方和單位出現干部親屬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半數被巡視對象暴露出領導干部用權力為親屬、子女謀利的問題,這樣的結果令人震驚。”反腐問題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說。(2014年10月22日新華網)
正所謂“一人不廉,全家不圓。”家庭既可以是讓人忘卻煩惱憂愁的溫馨港灣,也有可能成為滋生禍患的溫床。近年來查處的一系列職務犯罪案件表明,官員職務犯罪本身也在不斷發展演化,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家族式腐敗”現象日漸增多。老百姓把這種現象稱為:“一人當官,全家發財﹔一人出事,全家坐牢”。
在“家族式腐敗”案中,貪腐者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封建觀念的影響,一旦獲得權力,就會將家族利益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自己有為家庭或家族牟取利益的“義務”。於是,家庭或家族成了親情捆綁下的謀利共同體,形成權力暗箱操作的“遮羞布”。特別是近年來“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力度不斷加大,一些貪腐者認為赤裸裸的權錢交易風險太大,便想利用自己的親屬當二傳手,進行曲線腐敗,以為這樣就可以在法律面前設置防火牆,逃避打擊。這種用親情捆綁利益的“家族式腐敗”突出表現之一,就是親屬子女違規經商。
報道稱,江西一位紀檢干部介紹,在查辦干部親屬子女違規經商涉及腐敗的案件中,一般是腐敗官員藏身幕后,安排至親好友充當自己收受錢財的“白手套”和牟取利益的“代言人”。據披露,今年以來新疆共立案查處此類案件176件,佔15.6%,其中自治區紀委查辦的16件違紀案件中,有6件涉及此類問題,佔比高達37.5%。廣東省紀委通報,今年上半年立案查處的要案有31件是官員利用影響力為親屬、子女謀利,佔要案總數的33.3%。
事實上,干部子女違規經商辦企業是個老問題,規范干部親屬子女經商行為一直是反腐敗的“重點地帶”。專家稱,從1979至今,共有100余項法律法規及政策涉及干部親屬子女違規經商問題,但一直以來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中央巡視組聚焦干部親屬子女違規經商,意味著將干部親屬等“易腐人群”納入反腐視野。那種“一人當官,全家發財”的“親緣腐敗”將難以遁形。
在筆者看來,中央亮劍官員“親緣腐敗”,打壓“家族式腐敗”的生存空間,使之“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思想上后悔莫及”,不僅表明了我們黨“宜將剩勇追窮寇”的反腐決心和信心,打碎了一些貪腐者苦心經營的權力產業鏈和“一人當官,全家發財”的“親緣腐敗夢”,更凸顯了反腐的速度、力度、廣度、深度,都達到了新的高度,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正在加速落實,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沒有“空隙”,遠離“家族式腐敗”,守住官員的“前門”,把好家中的“后門”,才能達到“預防一個人,幸福一家人”。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