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為文藝工作“定航向”

胡軍

2014年10月16日16: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據10月16日人民日報)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文藝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這就決定了文藝工作者要從思想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為人民服務中找到行為坐標,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中實現價值追求。

以人民為中心才有方向。文藝工作者作為人民的代言人,要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的立場,增強群眾的觀念,認清自己的職責,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追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融為一體,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於服務人民群眾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要時刻以弘揚時代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己任,發揮專業特長,當好謳歌時代進步、記錄時代變遷的宣傳員,當好弘揚正氣、鞭撻歪風的監督員,當好真心為民、奉獻社會的服務員,做好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引領者、實踐者和推動者。

以人民為中心才有動力。人民群眾是不竭的力量之源,文藝工作隻有植根於廣大群眾的土壤中,才能為文藝創作提供巨大的源頭活水和旺盛的生命活力。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按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進一步轉變作風,自覺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社會實踐大潮中,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深入到企業、農村、學校、社區、軍營等基層一線,在火熱的生活中挖掘題材,吸收養分,激發靈感,多創作一些謳歌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激勵人民奮發向上的文藝作品,把文藝工作的優勢轉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

以人民為中心才有價值。群眾是培育文藝工作者的雨露陽光,人民是養育文藝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文藝工作的落腳點,就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文藝工作者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天職,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文藝發展的新追求和新期待,在服務人民群眾中反映群眾心聲、宣傳群眾事跡、參與群眾工作,多寫群眾故事、抒百姓情懷、為人民放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個人的藝術追求融入到民族復興、國家發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藝的生活創造寓於時代進步的偉大實踐中,大力推進文藝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積極創新,大力推進文藝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發展,努力創作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和中國特色的優秀作品。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利用媒體的平台,立足自身的崗位,發揚民主,健全法治,弘揚正氣,針砭時弊,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偉大事業需要先進文化來支撐,文藝創作要以人民為中心。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認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傳遞人民好聲音,弘揚時代主旋律,使文藝工作出凝聚力、出生產力、出戰斗力,為完成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正能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干越白丁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