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然
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創造的。對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我們應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2014年10月13日央視網)
如何認識歷史、學習歷史、發揮歷史的作用,是一個人的歷史觀。這裡,我們把“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歸為習總書記“三個牢記”歷史觀。總書記對歷史強調“三個牢記”,其中富有深意。
“三個牢記”,旨在汲取治國理政經驗。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習總書記強調:“我國古代主張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要莫先於得人、治國先治吏,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這些都能給人們以重要啟示。”歷史之鑒,今日之師。習總書記從治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對比過去和現在,著眼明天和未來,從歷史的“影子”中為推動今天的發展汲取經驗教訓警示,為探索明天的進步積聚智慧和力量。
“三個牢記”,旨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文化是國家發展最具競爭力的軟實力。習總書記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有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提下,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使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服務,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服務。”從中繼承和發揚有益的、好的東西和向上的、向善的思想,積聚服務發展的軟實力。
“三個牢記”,旨在聚力實現目標夢想。習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 、“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決定的。”、“解決中國的問題隻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傳承文化,集中智慧。總結發揚運用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積累的偉大智慧,使之服務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