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深化整改落實要接通“最后一公裡”

倪洋軍

2014年10月14日11: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當前,各級各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進入全面總結的掃尾階段,也是全面檢驗整改落實、建章立制是否到位的關鍵環節。教育實踐活動能不能取得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實實在在的效果,筆者認為,絕不能“草草收兵”,相反要在深化整改落實上接通“最后一公裡”,才能確保整改不“務虛”、落實不“落空”、建章不“空洞”、立制不“盲目”。

打通干部“神經末梢”。俗話說,不通則痛。“四風”問題以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的存在,使得一些干部思想上缺了“鈣”,神經上產生了麻痺,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不靈敏,習慣於“溫水煮青蛙”,沉迷於官場上的各種不正之風和“潛規則”,慵懶散拖、精神不振,成為“病人”或“廢人”。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工作中,各級各地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如何、為民務實清廉的神經末梢靈不靈敏,將直接關系到工作成效。思想上不重視、精神上不振奮、神經上不靈敏,也就不可能擺正公與私、官與民、權與法等方面的關系,也就不可能將群眾路線踐行到底、執行到位。因此,必須打通干部“神經末梢”,為干部提神醒腦、提振精氣神、提升執行力,才能使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的各項工作做實做好做出成效。

疏通群眾“心中怨結”。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在整改落實落實、建章立制過程中,尤其應該以群眾之心為心,站在群眾的立場和角度想問題、看問題、解決問題,要搞清楚群眾在想什麼、希望干部做什麼,絕不能滿足於自說自話、自我陶醉、自我表演、自以為是,絕不能使矛盾積壓,讓群眾心中添堵。要真心誠意地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並堅持從群眾最急最盼的事情做起,從群眾最怨最恨的問題改起,使群眾的心氣更順、怨結化解。絕不能干任何違背民意、背離宗旨的尷尬事、齷齪事。

貫通干群“聯系紐帶”。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不是放在嘴上說的,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行動上。教育實踐活動要求解決好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就是要求各級各地黨委政府、黨政官員必須暢通、貫通、打通干群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渠道,使服務不打折、不縮水、不走樣。要堅持官民平等,干部與群眾要同坐在一條板凳上,而不能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使干群之間形成一道無形的“隔閡”、“籬笆”。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開門搞活動、開門抓整改,吸引群眾參與,邀請群眾評判,接受群眾監督,杜絕閉門造車和體內循環。要堅持創新思維,不被一些固有的模式束縛,沖破一切固有的利益藩籬,加強黨建制度改革和其他政治體制改革,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掃除制度和體制障礙,使干部與群眾真正心貼心、情牽情、親如一家。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服務群眾,必須零距離。接通“最后一公裡”,才能使干部身上的“四風”問題真正得到解決,也才能使聯系服務群眾不再有距離感,使整改“沉到底”、立制“管到邊”,從而使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倪洋軍文集
· 網友聲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