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形象工程”列入中央巡視整改重點警示誰?

林偉

2014年10月13日16: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本輪巡視整改報告中,遼寧、福建等針對“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提出整改措施。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認為,此前,中央已多次強調改革政績改革方式,破除原來的“唯GDP”等考核方式,“中央巡視指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問題,巡視點將此列為整改重點,都是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促進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方式的轉變”。(2014年10月12日《新京報》)

顧名思義,“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很自然讓人想到形式主義、華而不實、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別稱。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近些年來,一些地方不分青紅皂白地建造大公園、寬馬路、人工湖、人工濕地、植物園、生態園、旅游區、高爾夫球場,甚至以創“中國第一”和“世界紀錄”為榮,使“形象工程”變成了單純為形象而建造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其顯著特征是,不量力而行,不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具體實際,華而不實,或根本就是欺騙,是“驢糞蛋表面光”﹔其根本原因是,有的領導干部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扭曲,沒有解決好為誰當官、為誰發展、為誰創造政績的問題。

這些人為了“仕途賽跑”,“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不怕群眾不高興,就怕領導不開心﹔不怕群眾不答應,就怕領導不相信﹔不怕群眾不認同,就怕領導不看中”,把心思花在“表演”上,把精力用在造勢上。基層百姓所抱怨的:“票子白花了,工程白搭了,領導高升了,百姓遭罪了”,“干部扛錦旗,群眾餓肚皮”,就是最好的佐証。

正因如此,看到“形象工程”列入中央巡視整改重點,大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在筆者看來,向“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說不,並不是說不要“形象”、不要“政績”。對那些一心為民造福的干部,老百姓從來都是給予肯定和支持的。老百姓只是反對和反感少數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政績、不顧實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對真正為百姓幸福的“形象”的“政績”是熱烈歡迎的。

也就是說,要制止和整治“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就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績效審計”、“離任審計”和“責任追究”等制度,讓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官員付出沉痛的代價,為自己的過失行為埋單,在這一點上必須旗幟鮮明。但是,更重要的還在於改變唯GDP至上的政績評價機制。通過建立注重民生改善、致力環境優化、有利資源保護的績效考核辦法,從導向上力倡多做民心工程、重點工程、基礎工程,多重“濕”績更重“潛”績,“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套上“緊箍咒”,使各級領導干部明白,人民的血汗錢不是可以隨便“交學費”的,更不是用來塑造自己“形象”的。

如此說來,對“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也要綜合治理。但基本點隻有一個:就是讓那些喜好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官員沒有升遷的機會﹔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干部要免職問責,嚴重瀆職或造成嚴重浪費的繩之以法,讓官員有臨深淵、履薄冰的畏懼感,不敢勞民傷財,不敢拿自己的仕途作賭注,不敢搞長官意志,不敢上馬群眾不贊成、不擁護、不滿意的“形象工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