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近段時間,一些落馬官員的個人愛好被媒體曝光,引發網絡熱議。一個人有愛好本是好事,可以怡情養性,提升人格境界,但有些官員的愛好卻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行賄受賄、循私枉法的“陣地”。一些官員因愛好“異化”而走上不歸路,愛好反而成“禍害”。(2014年10月10日《半月談》)
記得有史料稱,清代畫家鄭板橋晚年在揚州賣畫時,因憎恨為富不仁的鹽商,誓不為鹽商作畫。后一鹽商得知其愛食狗肉,便派人烹狗肉誘其作畫,於是乎,鄭板橋情不自禁地做了違心的事,悔恨不已。
鄭板橋因“愛好”被人鑽了空子,喪失的是作畫的原則,損失的只是一張畫。而作為黨的干部、人民的公仆,手中或多或少都握有一定的權力,如果因自己的“愛好”而被利用,使自己的愛好與權力結合,那麼,丟棄的就是信念,忘卻的就是公權,最終就會跌倒在個人愛好上。
譬如: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落馬,毫無疑問是因為腐敗問題,但其酷愛攝影的愛好,被外界認為是發生腐敗墮落的誘因。據報道,秦玉海在焦作市委書記任期,三天兩頭到雲台山進行拍攝,他的作品在北上廣等各大城市的地鐵站內懸挂,甚至遠赴歐洲參加影展。然而,在圈內人士看來,秦玉海的攝影水准遠遜於職業攝影師,他的攝影作品能夠鋪天蓋地展示,關鍵還是權力。
由此觀之,領導干部的愛好一旦與權力聯姻,就必然成為腐敗的“潰決點”,也為自己種下禍端。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喜歡玉石,有人送上價值不菲的玉石﹔四川省雅安市原市委書記徐孟加喜歡打“皇帝球”,有人想盡方法陪其打球……這就是“蒼蠅不叮無縫蛋”的原理所在。對於各級領導干部來說,自己的愛好要有選擇,要慎重待之,要把握一定的度,越過界限的愛好,就如同破殼的雞蛋,隨時都會有蒼蠅“來訪”,隨時都有變質的可能。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正像賴昌星當年那句“名言”所說:“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無愛好”。愛好成為某些官員腐敗的“潰決點”,至少給我們三點警示:
其一,切記愛好無小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興趣愛好。相對於工作、學習而言,個人的興趣愛好在業余時間展現,當屬“小事”。但是,領導干部的興趣愛好就不同了,它是不能和一般群眾的興趣愛好等量齊觀、同日而語的。因為他們手中權力的“魔杖”可以使愛好由野蠻變成文明,也可以使風雅淪為齷齪。
其二,當心愛好成陷阱。愛好與陷阱,看上去不相及,弄不好就會成為“親兄弟”。原因就在於“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愛好一旦被糖彈擊中,得了別人的“恩惠”,自然就會在別人有求於己時,置黨紀國法於不顧,網開一面,為別人提供“方便”。天長地久,日積月累,權為“嗜”俘,貪贓枉法,身陷囹圄。
其三,要給愛好“上把鎖”。如果說愛好是領導干部為官的“護城河”,誰死死地鎖住了愛好,投其所好的人就難以“過河”。所以,古人尚有“嗜魚不受魚”的警醒之舉,作為以天下為己任的領導干部,更應該頭腦清醒,防微杜漸,慎重對待自己的愛好,把好自己的“愛好關”, 使自己的愛好不受玷污,不受污染,不受誘惑,以防愛好之“縫”裂變成埋葬自己的萬丈深淵。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