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真民聲”還得“悄悄聽”

飛一翔

2014年10月10日17: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群眾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場合、當著很多人的面會講出來的,而是要同他們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才能聽得到。(人民網)

對於這個觀點深表贊同。在一些正式場合,說話、做事都會有所顧忌,特別是對於群眾來說,他們就算有“挑刺”的心、有提建議的意,但卻沒說出來的膽,怕被認為“唱反調”、怕給“小鞋穿”。就算開誠布公征求意見建議,很多群眾也會覺得當著眾人的面,點痛處、提建議,猶如“打人臉”,這樣的事可能覺得做不出來,繼而不願做。所以,正式場合難以聽到“真民聲”,最多是些“好聲音”,動聽卻不實用。

如果走到群眾中去聽民聲,效果可能就不一樣了。在正式場合,大家講禮節、重形象,說話彬彬有禮,不願得罪人﹔大家私地下,坐在一條凳子上交心談心,干群之間可能就是朋友,朋友之間當然得掏心窩子說話,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說對了心裡感激,說錯了也不會往心裡去。人都是要面子的,私下說話,就是尖銳、就算難聽,沒有“外人”,聽者不會覺得失面子,說者也不會覺得不給面子,雙方也就達成了平衡。

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有的領導,為什麼熱衷在正式場合聽民聲?比如什麼意見征求會、民聲面對面、百姓電視問政等等,一個創新接著一個創新,一個轟動蓋過另一個轟動,但真正有效果的卻不多。原因就在於,這樣的創新舉措、這樣的意見征求,形式大於內容,重在擺出一副聽民聲的姿態,而不是想征求到多少有用的意見。這所謂的“群眾”,有的也是干部“充斥其中”,或是一群“老好人”,效果可想而知。

這種現象的出現,其實是作風問題沒有改到位。最主要的就是形式主義,撇開深入群眾聽意見這一“法寶”,另辟蹊徑,搞一些大型活動,在所謂的正式場合聽民聲,看似正正規規、轟轟烈烈,效果卻一般﹔也有奢靡之風的表象,搞一些大型的征求意見活動,沒有強大的才力、物力、財力作保障是辦不起來的,本來輕車簡從甚至徒步下基層就能做到的事情,如今這樣辦,不是浪費是什麼?這些問題必須整改。

群眾是真正的老師,不多聽聽群眾的意見,我們的工作就干不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意見是我們最好的鏡子,不經常照一照,就會走彎路甚至邪路。但聽民聲又不得不講求方式方法,其實“悄悄聽”效果更佳。放下架子,穿著朴素,輕車簡從,坐在群眾的炕頭、站在群眾的地頭,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與群眾交流,這樣才能真正走進群眾心裡,並且把你當“朋友”,跟你說真心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謝磊、趙娟)
相關專題
· 網友聲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