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人一旦把欲望當成志氣去追求,理想信念就會發生動搖,離蛻化變質也就不遠了。實際上,這種扭曲的思想認識完全背離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背離了一名黨員領導干部的職責。現在我終於明白,一個黨員領導干部,想做官就別想掙錢,想掙錢就別去做官,不可能腳踏“兩隻船”。誰打這樣的“小算盤”,誰必將跌入犯罪的深淵。(2014年9月30日《檢察日報》)
這是安徽省蚌埠市副市長劉亞的懺悔語,讀后讓人“剪不斷,理還亂”,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貪欲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廉政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劉亞聲色俱下的懺悔,再次表明,廉與貪一念之差,官與囚一線之隔。而私欲則是腐蝕意志的禍水,是走向墮落的階梯,貪婪則是毀滅心靈的毒汁,是走向自焚的助推劑。特別是貪與失如影隨行,貪則必失﹔腐與敗如瓜隨秧,腐則必敗。這是一種定律、一種無人能夠破解的定律。
也正因如此,面對鐵窗殘月,劉亞懺悔道:回想起那麼多年的艱辛,我痛苦萬分。我的犯罪行為不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也欠了組織的政治債,欠了朋友的經濟債,欠了親人的感情債。我對不起年近90的老爹老娘,對不起妻子兒女。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是把欲望當成了志氣,思想扭曲,作出了一個又一個錯誤選擇,疊加起來,釀成了今天悲慘的結局。
在筆者看來,劉亞“公權當私權,錯錯錯!欲望當志氣,莫莫莫!”的懺悔,盡管是“姍姍來遲”,但其警示意義並非是“遲來的愛”。正像公訴人所點評的那樣,劉亞在任不同職務期間,錯把權力當能力,錯把公權當私權,錯把利益關系當朋友關系,錯把“潛規則”當行為准則。劉亞的人生軌跡昭示,作為領導干部,政治上的蛻化,信仰上的變質,世界觀改造的放鬆,用所掌握的權力謀個人之私、圖一己之利,往往是滑向犯罪深淵的第一步。
故此,筆者認為,細心研讀劉亞的懺悔,深刻吸取劉亞的教訓,對於各級黨員干部大有裨益。探究一些黨員干部的墮落軌跡可以發現,他們為官之初,大都兢兢業業工作、誠實本分做人,可隨著資歷的增長、職位的提高,面對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開始把持不住自己,讓腐朽落后的東西在頭腦中佔了上風,以至於在糖衣炮彈面前繳械投降,最終成為黨和人民的罪人。對於劉亞來說,也沒有什麼例外。
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淮北師范學院畢業,先后任濉溪縣城關鎮經委主任、副鎮長、鎮長、濉溪縣副縣長、淮北市烈山區區長、區委書記、蚌埠市副市長。用他自己的話說,無論是在鄉鎮還是在區裡、市裡工作,都兢兢業業,從不攬功推過、推諉扯皮,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與表揚,創造的許多經驗還在全省推廣。先后三次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這是何等的榮耀,假如沒有“今天”,恐怕這些“紅色履歷”足以成為其家人、后人的“傳世”驕傲。然而,如同這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藥一樣,世界上也從來就沒有什麼后悔藥,更沒有“假如”和“如果”。如今的劉亞隻能為自己的貪婪“買單”,用“自焚”的代價留下“傳世”的教訓,告誡所有的“貪婪者”:把官位當作攫取財富工具的人,最終得到的不是金錢而是鐐銬。
相關專題 |
· 林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