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習近平在國慶招待會上的講話發出什麼信號?

朱 波

2014年10月08日16: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9月30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慶65周年國慶招待會上發表講話,提出了“堅持同人民在一起﹔堅持走自己的路﹔堅持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好﹔堅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堅持高舉團結的旗幟。”這八個“堅持”,內涵豐富,意義重大,為破浪前行的中國航船確立了新航標。(10月2日 人民網)

事業關乎百姓福祉。習近平同志講話開篇就以主題的形式,鮮明地回答了“我們事業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如何發展我們的事業?發展事業需要什麼樣的對外政策?發展事業的關鍵所在?需要什麼樣的作風才能發展好我們的事業?”最終的落腳點還是“以百姓心為心”,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眾所周知,習近平主席曾在陝北插隊7年,與老百姓結下不解之緣。自十八大以來,從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阜平到“瘠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從湘西特困農村到沂蒙革命老區,深入老少邊窮地區,關心百姓疾苦,關注社會公平。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這是《道德經》中的一句話,意指為政者應沒有私心私欲,能夠體察民心、傾聽民聲、順應民意。古往今來,民生大如天,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公孫丑下》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這裡的“道”講的就是民心。為政者隻有不存私心、不謀私利,不“亂為”、“妄為”,自覺“去甚、去奢、去泰”,才能做到“以百姓心為心”。

背離黨的群眾路線的“四風”之弊,究其實質就是私心作祟,沒有做到“以百姓心為心”。所以,任何人決不能為名聲而名聲,決不能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來刻意追求、獵取名聲、謀取私利,這樣本末倒置,就會走向願望的反面。正如《道德經》中所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唐代盧藏用,早年求官不成,便故意跑到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隱居,借此抬高自己名聲,混個一官半職,結果“終南捷徑”成為用形式主義手段賺取名聲的千古笑談。

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其例,貧困縣不顧實際,耗資2億建政府辦公大樓,成為官僚主義追求名聲不擇手段的反面典型。而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有些黨員干部也患了獵名之疾,為追名逐利不惜曲解政策,無視紀律,突破法律法規的底線,導致好人主義至上,求穩怕亂,一團和氣,遇事繞道,回避矛盾,不敢負責,目的就一個不得罪任何人﹔有的人投機取巧,八方鑽營,嘩眾取寵,相互標榜,相互吹捧,騙取塵世浮名,打造向上爬的梯子﹔有些黨員干部大搞形象工程,明知無力為而為之,過度超前大建宏偉工程,勞民傷財,干部出風頭,群眾吃苦頭,為名害民,千方百計搭建升遷的台子。如此等等。這種種行為和現象,追名逐利進入病態,不僅害己害民,也違背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最終自己必然要付出代價,受到應有處罰。這是我們必須要堅決反對和摒棄的。

民間有句俗話說得好,叫“樹要皮,人要臉。”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珍愛自己的名聲,這是最自然、最起碼的追求,但要努力擺正名聲與民生的關系。民生是本是內核,名聲是末是外形,隻有真情系民、真心為民、真正惠民,通過踏踏實實的工作贏得百姓的認可,群眾才會信任你、擁護你、跟著你。常言道“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老百姓認可的名聲才是真名聲。因怕出事而不干事,用小恩小惠、小伎倆籠絡周圍的人心,但“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即使博得圈內“好人”的美名,終究是得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黨員干部隻有把個人追求與實現黨的奮斗目標、人民利益緊密聯系起來,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切實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干好事、干實事、干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才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這樣得來的名聲才是真名聲、好名聲、實名聲。

新航標已確立,信心已爆棚。隻要中國這艘巨輪沿著習近平主席確立的航標破浪前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就在前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朱波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