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黨政干部咋就成了企業豢養的“印把子”

趙艷生

2014年09月28日16: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戴著政府的帽子,拿著企業的票子,屢被禁止的“紅頂商人”,仍在編制內外自由游走。最新數據顯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共排查出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近8萬人,完成清理約5.5萬人。(據新華網)

全國共排查出近8萬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這應該不是在企業兼職的黨政干部的全部,要知道排查的“網眼”再密,也難免會有“漏網之魚”。但是,即使就是這近8萬人,也讓人觸目驚心。不得不讓人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呢?

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方面從黨政干部自身來說,兼職不會是義務勞動,也會有報酬,而且很多時候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的報酬高得讓人難以想象。另一方面從企業來說,雖然黨政干部自身都有本職工作,在企業兼職,平時也就是挂個名而已,但沒有哪一個企業會賠本賺吆喝,企業請黨政干部兼職,也是在逐利。企業不會傻到白白讓黨政干部兼職的,畢竟無利不起早。企業請黨政干部兼職,因為黨政干部給企業帶來的回報要遠比企業付給黨政干部的報酬多得多。

那一定會有人來問,企業請黨政干部兼職的利潤何來呢?其實,企業看中的就是黨政干部這一干部身份。俗話說“食君之祿,替君分憂”,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拿著企業的錢,就會為企業消災分憂,替企業賺錢。企業發展,遇到了瓶頸,黨政干部會想方設法為他們打破。企業缺地,黨政干部就會及時批地,資金不足,他們也會竭盡全力為他們跑貸款。甚至有什麼違法行為了,也可能會為他們充當保護傘。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這是黨政干部的兼職之道。

當然,也有的黨政干部,可以為企業出出謀,劃劃策。還有就是企業還可以打著領導干部的名號,狐假虎威一番。最無奈的,就是有的企業抱著花錢免災的心理,畢竟黨政干部“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在職權范圍內能照顧的就會照顧兼職的企業,最起碼不會再故意刁難企業了。

看在企業兼職的這近8萬黨政干部,讓筆者想到了“戰國四君子”門下豢養的食客,而區別在於這些黨政干部是兼職,而食客們都是專職。假設一下,如果這近8萬的黨政干部若沒有黨政干部這一身份,還會有企業請他們兼職嗎?筆者認為,雖然不能說100%的不會,但絕大多數不會。

金錢就是利益,金錢聯結下的黨政干部與企業的關系,即使不存在腐敗,也不會干淨!所以,清理黨政干部在企業兼職的問題,不能清理了事,而應深查他們之間存不存在違規違紀,隻有這樣才能淨化執政的政治生態,淨化企業發展的空間,才能讓黨政干部從“食客”回歸為公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