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文
今日上午,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審判庭公開審理被告人劉鐵男受賄一案。被告人劉鐵男提出,在紀委立案審查的時候,為了戴罪立功,我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寫了就如何反腐的建議的材料,主要內容是結合我的親身體會,提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審批權應當大量下放到市場,從源頭上解決政府不該管的一些事,包括給企業家自我調控的控制權、形成一個系列化的不是單獨的下放而是要完善制度,來防止以權謀私。(9月24日人民網)
貪官在落馬之前,曾經在各種場合大談反腐者有之,在報刊雜志上公開發表反腐檄文者有之,在現實生活中裝窮裝廉者亦有之,但像劉鐵男這樣在被抓之后寫出“反腐建議”的貪官少之又少。在許多人看來,無論是在落馬之前還是在落馬之后,無論是發表的反腐言論、反腐檄文還是提出的“反腐建議”,都是貪官們在那“作秀”和“演戲”,都是些荒唐的笑話,都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但筆者認為,劉鐵男在落馬后寫的“反腐建議”與其他貪官在落馬前發表的反腐言論、反腐檄文有所不同,即其他貪官是在落馬之前、手握重權、高高在上時,為了追求更大的權力、更多的金錢、更年輕漂亮的美女等所做的表演,我們隻能把他們的那些反腐言論、反腐檄文當笑話看﹔而劉鐵男是在從天堂跌落到地獄,經歷了錐心刺骨的痛苦之后,為了戴罪立功,結合自身實際,挖空心思搞出來的“研究成果”——“反腐建議”,我們不能把他的“反腐建議”隻當笑話看。
眾所周知,國家發改委是國務院的重要組成部門,主要負責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並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比如,土地、石油、煤炭、電力、稀有金屬等資源能否公平配置,決定整個市場經濟的秩序,也是調整經濟結構、改革經濟體制的抓手。但這些領域也是審批權力最大、最集中、壟斷最常見、最容易產生腐敗、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對曾經擔任國家計委產業發展司司長、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司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等職務的劉鐵男來說,正是因為他熟知並利用行政審批制度方面存在的種種弊端和漏洞才走上了貪腐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盡管劉鐵男所寫的“反腐建議”並沒有什麼新鮮獨到之處,但他的“反腐建議”有一定的道理,能起到一些警示、提醒作用,而且他比任何人都有發言權,他說的是真心話老實話有用的話。換句話說,也隻有走到這一步田地、身處這種環境——即將淪為“階下囚”的時候,為了活命,為了戴罪立功,他才會說出這樣的真心話老實話有用的話。
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就要緊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把簡政放權作為深化改革的“當頭炮”,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審批門檻,才能有效遏制消極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因此,我們不能把劉鐵男的“反腐建議”隻簡單地當笑話看,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不僅不能把他的“反腐建議”隻當笑話看,還要從中汲取深刻教訓。否則,某些官員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劉鐵男。
相關專題 |
· 秦漢雄風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