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再大的“烏紗帽”也難以承受腐敗之重

林偉

2014年09月22日16: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9月17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潘逸陽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潘逸陽是十八大后落馬的第5名中央候補委員。在他之前,有2名中央委員蔣潔敏、李東生,4名中央候補委員李春城、王永春、萬慶良、陳川平已經落馬。其中,蔣潔敏、李東生、李春城、王永春4人已被開除黨籍,萬慶良、陳川平已被免去領導職務。(2014年9月19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眾所周知,腐敗的表現形式盡管有所不同,但從根本上講,是公共權力的異化,或者說腐敗的實質就是權力腐敗,腐敗分子是依靠本身的權力為個人撈取好處。所以,腐敗分子之所以能夠腐敗,靠的是權力。這正像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弗裡德裡希一針見血指出的:腐敗是附著在權力上的咒語,哪裡有權力,哪裡就有腐敗存在。

事實也早已証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不僅是一種理論,而且是一種經驗。而堅決反對腐敗,則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因為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們黨同各種消極腐敗現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故此,“有腐必反、有貪必肅”,“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管涉及到誰,決不手軟。”這既是我們黨反腐理論的一種表述,更是持續掀起反腐治貪風暴的一種實際行動。

與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在5年中有4名成員(於幼軍、康日新、薄熙來、劉志軍)被查相比,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力度不斷加大,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在兩年中已有7名成員落馬,就是最好的例証和見証。這一鐵的事實無疑給權力行使者再鳴警鐘,權源於民、權責於民、更應為於民,任何為一己私利而行使的權力,都將遭到人民的否定,法律的剝奪。特別是法網恢恢、黨紀昭昭,貢獻並不是貪腐的理由,位高並沒有貪腐的特權,黨內任何同志,不論職位多高、權利多大,在黨紀國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不講特權,沒有特殊黨員,也沒有特殊公民。任何目無黨紀、肆意踐踏法律尊嚴、褻瀆人民賦予的權力、站在黨和人民對立面的行為,最終都逃不脫黨紀國法的嚴肅處理。

如此說來,再大的“烏紗帽”也難以承受腐敗之重。各級黨員干部必須要對歷史負責、對黨的事業負責、對自己負責,時時刻刻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絕不能濫用權力,絕不能貪污受賄。

要知道,嚴厲懲處一切腐敗分子,已經成為全黨的堅強意志,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已經成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際行動。在這樣一種“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貪,貪心必起禍”的高壓反腐治貪態勢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幸,更不能忘乎所以,否則,一旦碰觸了黨紀國法的高壓線,再大的“烏紗帽”也成不了“護身符”,隻能如飛蛾扑火、自取滅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