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啟東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6332起,74338人受到處理,20610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9月19日新華網)
中央八項規定以來,從中央政治局到基層,以上率下,認真執行八項規定精神,中央紀委還針對各個時間節點下發了一系列禁令,各級紀委狠抓監督檢查,取得了明顯成效,贏得了民心。但是,今年前8個月全國還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6萬多起,2萬多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這樣一組全國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數字,就警示告誡我們,“四風”具有很強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反“四風”必須常抓不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風”問題的形成有一個歷史過程,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種種客觀的原因。“四風”的表現形式五花八門,概括起來就有“不實”和“不廉”兩大類。導致“四風”問題最根本的要素還是權力問題,是我們黨執政后還沒有從制度上成功解決管好權、授好權、掌好權、用好權等問題。權力是一柄雙刃劍,秉公用權,可以造福人民,以權謀私,就會禍國殃民。長期以來,由於權力配置不夠科學,尤其是地方黨政“一把手” 權力過於集中,導致權力運行不規范,甚至有的行使權力無所顧忌,產生了家長制作風和官僚作風等問題,加上制衡機制不健全,導致權力之間缺少相互制約。長期形成的不良風氣,靠一時是難於糾正過來的,特別是涉及到很多人的私利。“大家一定要認清‘四風’的嚴重性、危害性和頑固性、反復性,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這是習近平在指導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一再告誡大家的。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習總書記曾經強調,“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今年8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668起,6575人受到處理,2188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可見,盡管從上到下,狠抓“八項規定”落實,下大力氣整治“四風”,但是,違反八項規定的現象依然很多。透過8月份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人和事,足以印証“‘四風’問題還處於‘不敢’的階段,遠遠沒有達到‘不能’、‘不想’的程度”,作風建設還任重道遠。
糾風工作要常抓不懈。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四風”像彈簧,你壓它就弱,你鬆它就強。一年多來的糾風工作實踐証明,各級紀委查得緊時,違反八項規定的就少,一鬆馬上就反彈,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現象就會抬頭。因此,我們按照習總書記有關反對“四風”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個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為切入點,反對“四風”,要一風一風的糾,一層一層的梳理,一項一項的查,一級一級的落實﹔要雷厲風行,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高標准嚴要求,落實上級規定不走樣不變通﹔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反對“四風”常抓不懈。從而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思想,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形象。
相關專題 |
· 謝啟東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