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
最近,輿論似乎跟機關干部的“吃”較上勁了,兩條涉及公職人員“吃飽”、“吃好”的新聞引起公眾關注,讓人大跌眼鏡:
——湖北赤壁市一家服裝廠每年花費數萬元把產品送到省裡做檢測,檢驗合格后,咸寧市質監部門卻依然要對他們的產品進行定檢,並收取數千元的檢測費。除此之外,企業還每年以打包形式向赤壁市質監部門交500元的“檢測費”。為什麼要濫收費?咸寧質監局局長稱,“因為我畢竟要吃飽肚子去工作呀,肚子不搞飽,怎麼去工作,所以我第一必須考慮生存問題。”(據8月27日中國廣播網)
——江西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紀委以紅頭文件的形式,通報批評了鎮食堂“菜裡沒肉”等內部管理工作。紅頭文件稱,當前該鎮征地拆遷任務繁重,要確保干部吃飽吃好,但該鎮不少干部反映機關食堂飯菜放肉較少,沒有營養。經鎮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對3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並處以30元—100元不等的罰款。(據8月29日人民網)
沒有最奇,隻有更奇。有財政保障其員工工資的質監部門,為“吃飽肚子”濫用職權中飽私囊已屬荒唐,哪裡料到,鄉鎮紀委竟因為“菜裡沒肉”通報批評食堂工作人員,以紅頭文件的形式“要肉吃”更是奇葩。人們不禁擔憂,當公權與私欲結合,不知道還會衍生出多少假公濟私的“怪胎”。
權力是個怪東西,它既可以放大一個人的優點、縮小一個人的缺點,也可以縮小一個人的優點、放大一個人的缺點。現實的狀況是,權大容易氣粗,容易以權壓人、以權謀私。這正如恩格斯所說:“權力一旦被人性惡的一面所利用,造成的影響必然是負面的。”時下,有一種認識偏差特別要警惕,就是“在我的一畝三分地裡,我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我想怎麼干就怎麼干”。質監局長的“吃飽肚子”論和鄉鎮紀委“要肉吃”的紅頭文件,說到底,都是權力耍橫惹的禍。
在建設全面小康的社會中,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溫飽早已不成問題。況且,講究養生智慧的中國古人早就說過:“若要身常康,腹中三分飢。”華盛頓大學科學家發現,輕度飢餓可以幫助人戰勝疲勞,保持大腦清醒,達到才思敏捷,富於遠見。如今,讓自己保持一定的飢餓感,已是一種健康必須。反過來說,“飽暖思淫欲”,公職人員“肚皮”(包括腰包)撐得太飽,就容易失去進取心,產生更多與職責無關的非分之想,這樣,無論對他自己還是服務對象,都不是什麼好事。
貪多嚼不爛。適度是健康之母,適可而止是人生哲理。一個人,無非日食三餐、夜眠三尺,本不需要太多的東西,多了反受其累。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君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對他說,你從這裡開始跑,跑一段插一個旗,日落前歸來,插上旗的地都屬於你。該君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回來時精疲力竭,摔了個跟頭就沒再起來。旁人挖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祈禱時指著坑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少吃一口,安穩一宿”。公職人員已經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即便比上不足,也是比下有余,何必再為不該得到的東西費神勞力?殊不知,一天到晚光想著吃飽肚子,總有一天會吃壞肚子。
相關專題 |
· 何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