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腐敗之路“成群結隊”現象的再度警示

林偉

2014年08月29日15: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作為這項工作的管理者,僅有30多名正式員工的海寧市安監局,卻有兩名副科級干部、4名中層干部,因貪腐先后落馬。在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存企業、礦山企業、煙花爆竹批發單位審批及各類安全生產檢查過程中,他們利用手中權力,“成群結隊”地走上腐敗之路,令人痛心,引人深思。(2014年8月28日《浙江日報》)

正所謂“權似一條河,清濁看官德。”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品的“名片”、人格的“品牌”。人無德不立,官無德不為。《史記》上說:“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戰國策》也指出:“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可見為官者不論職務高低、權力大小,必先立德。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共產黨員最大的道德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意味著為人民服務是黨員干部立德的核心和官德的靈魂,是區別於其他道德的根本標志。也就是說,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這是由權力的性質決定的。對此,必須始終牢記,一刻也不能丟。

丟掉這一條,用權就失去了根本,官德就失去了根基,就會腦子裡個人主義的東西越來越多,想人民的事越來越少,為民謀利的熱情越來越低,把吃一點、拿一點、撈一點、玩一點,當成是人之常情,把偶爾喝喝酒、泡泡腳、唱唱歌,收點小禮物看成是無傷大雅,慢慢的產生“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嘴更饞了、手更長了、心更貪了、膽更大了,在誘惑、陷阱面前“心太軟”了,最終遭到人民的唾棄。海寧市安監局2名副科級干部、4名中層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成群結隊”走上腐敗之路,就是最好的例証。

報道稱,這些官員的貪欲,在“人情”往來中膨脹,防線,在紅包面前崩潰,淚水,在高牆內流淌。中央黨校教授林喆認為,在一些地方頻繁且普遍存在的送禮行賄現象,“潤滑”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之變得庸俗、功利,從而使難看的臉變得親切,難進的門變得寬暢,難說的話變得流暢,難辦的事變得好辦,甚至不該辦的事也照辦不誤。這也使一些干部深陷違法犯罪的泥潭。

在筆者看來,正如古人所告誡的,千裡之堤,潰於蟻穴,萬丈高樓,毀於壘土。海寧這起腐敗窩案,讓我們再次痛心地看到,從好官到貪官的人生軌跡,其實並不復雜,關鍵還是在思想道德防線上出了問題,一旦道德防線被突破,就會把權力當做謀取私利的工具,什麼“高壓線”,什麼“地雷區”都敢去觸、去闖。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崩潰往往只是瞬間的事情。

正因如此,筆者認為,深刻吸取海寧這起腐敗窩案的教訓,繼續升級“反腐軟件”,把權力運作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暴露在陽光之下,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防范此類腐敗案件再度發生,無疑是一種必然。但更重要的還在於“物必自腐而后虫生”,黨員干部必須以廉立德,警鐘長鳴,筑牢思想道德防線,這既是防止好官變貪官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這條防線的崩潰,終將導致人的全面墮落,連人格都不要了,還有什麼官德可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林偉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