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傷醫頻發擋不住醫生“假性弱勢”的本質

趙艷生

2014年08月26日15:4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8月20日,湖南岳陽一名男子因搶救死亡,部分家屬侮辱醫生、打砸醫院﹔16日,患者家屬在北京宣武醫院將醫生逼至角落,並強行搶奪尸體﹔10日湘潭縣一產婦手術后死亡,家屬打砸醫生辦公室……8月,各地傷醫事件不斷“刷屏”,嚴重干擾正常醫療秩序、威脅醫務人員安全。(據8月24日新華網)

傷醫事件頻發,以至於有人說現在醫生已經淪為了弱勢群體。筆者認為,現階段的醫患關系,依然還是醫生的“賣方市場”,患者才是真正的弱勢,而醫生只是“假性弱勢”。

雖然近年來傷醫事件頻發,但實際上,在醫患關系中,患者依然還是最弱勢的那個群體,處於醫患關系這個鏈條上最底層的位置。去醫院看病,患者只是“魚肉”,醫生才是“刀俎”。去較大點的醫院,有時即使挂一個所謂的專家號,都是難上加難,更別說在病床緊張的情況下能夠順利的住進醫院了。

8月23日《齊魯晚報》報道,山東一重病產婦跑多家醫院被拒收,最終隻能街頭產子。無獨有偶,8月6日安徽也發生了一起產婦被醫院拒收的事件。之所以醫院拒收患者,是因為收下這樣的產婦要承擔風險,拒收是推脫風險的最好辦法。醫院的風險大於患者的生命,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到底誰處於弱勢誰處於強勢,這一目了然。

其實,即使能順利住進醫院,患者依然處於弱勢。在醫院裡,患者必須對醫生護士們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否則稍有不慎,很可能就會像踩到其尾巴一樣,被劈頭蓋臉的訓斥一番。而且,在醫療過程中,小病大治過度醫療的現象也普遍存在,以至於有人說進了醫院等於進了閻羅殿,即使不死,也得扒層皮。

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傷醫事件的發生,很多時候是患者在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情況下採取的極端行為。如果患者維權,能有其它路可走,誰還冒著牢獄之災傷醫呢?畢竟這是兩敗俱傷之舉。

而且現實中之所以看似傷醫事件頻發,主要是因為但凡發生傷醫事件,就會有媒體來報道。而患者在醫院若受到不公平待遇,被報道的比例要比傷醫事件低得多。這就給人造成了一種假象,醫生也就成了弱勢群體,而實際上是“假性弱勢”。

當然,不管醫生是真弱勢還是“假性弱勢”,傷醫事件這種極端的維權行為都是不能讓人容忍的,必須進行嚴厲的打擊,以保護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醫療秩序。同時,也必須暢通患者維權的渠道,讓患者有地方維權,若能採用和平維權的方式,實現兩全其美,也就不會兩敗俱傷了?當然還必須規范醫生的行醫行為,讓醫生真正成為“微笑的天使”,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判官閻羅”,隻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良好的醫患關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相關專題
· 老兵808文集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